近日,作為全球最盛大的乳腺癌領域國際會議——第46屆美國圣安東尼奧乳腺癌大會(SABCS)閉幕。該會議匯聚了全球約1萬名臨床醫生和專家,旨在傳播前沿數據,為世界各地的腫瘤學家和相關人士提供高質量的交流機會。
在此次大會上,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開展的7項研究被SABCS大會收錄,以壁報形式向全球展示。
這些研究有何創新?將為乳腺癌患者帶來哪些福音?來一睹為快!
早期乳腺癌領域研究

摘要號:PO2-16-06 研究者: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一項關于三陽性乳腺癌的真實世界研究
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化療,已成為HER2陽性早期或局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的標準療法。其中,三陽性(HR+/ER+/HER2+)乳腺癌是一種獨特的亞型,與HR−/HER2+亞組相比,接受新輔助化療聯合抗HER2靶向治療的短期療效可能較低。在中國的真實世界診療中,三陽性乳腺癌患者的人群分布比例和治療模式也尚不清楚。因此,在這項真實世界研究中,研究者基于國家級數據庫的數據規模總結了從乳腺癌到早期或局晚期三陽性乳腺癌中國患者的逐級患者分布比例和當前早期治療模式,希望這些重要數據可以對中國HER2陽性乳腺癌的診療乃至新藥研發策略有所借鑒,以進一步推動臨床治療決策。
結果發現,25.4%的三陽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新輔助治療。約2/3的三陽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單靶(32.4%)或雙重(33.6%)抗HER2治療。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聯合化療是最常用的靶向方案。該研究結果揭示了中國真實世界中早期乳腺癌的新輔助治療模式與指南建議之間的差異,為進一步的臨床研究提供了依據。本研究樣本量非常龐大,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國的最新診療現狀和乳腺癌患者群體,使得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和可靠性,能夠為臨床實踐提供寶貴的指導。
此外,研究還有一個重要亮點:它是第一個大樣本詳細摸排中國三陽性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流程的研究。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了解患者的就診路徑、接受的治療方式以及治療順序等信息,這對于了解中國三陽性乳腺癌患者的真實診療環境以及當前的治療現狀至關重要。

摘要號:PO1-28-07 研究者:焦得闖、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一項對比多西他賽+順鉑和多西他賽+多柔比星+環磷酰胺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中療效的隨機對照II期臨床研究(HELEN-001)
蒽環聯合紫衫的化療方案是三陰性乳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在此基礎上增加鉑類藥物的新輔助化療方案可增加三陰性乳腺癌的完全病理緩解率(pCR),但是毒副作用也相應增加。三陰性乳腺癌的最佳新輔助治療方案尚無定論。
本研究是第一個頭對頭比較多西他賽+順鉑(TP)和多西他賽+多柔比星+環磷酰胺(TAC)新輔助化療方案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療效的研究。
本研究共納入了212名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多西他賽+順鉑(TP)方案新輔助化療療效優于多西他賽+多柔比星+環磷酰胺(TAC)方案,毒副作用可控,可以作為高危的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優選方案。

摘要號:PO3-28-04 研究者:盧振鐸、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單唾液酸神經節苷脂預防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神經毒性的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的Ⅱ期臨床研究(HELEN-004)
紫杉醇類藥物引起的周圍神經毒性是劑量限制性毒性,目前臨床中缺乏有效的預防及治療手段。多項薈萃分析顯示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的周圍神經毒性發生率高于傳統型紫杉醇。所以,探索如何緩解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的周圍神經毒性顯得很有必要。
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間,共入組患者159人,研究結果顯示,神經節苷脂不能預防乳腺癌患者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神經節苷脂在緩解化療相關神經毒性方面的作用尚不確定,需要進一步研究。

摘要號:PO1-27-05 研究者: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一項對比nab-PHP與TCbHP在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中療效的隨機對照III期研究(HELEN-006)
靶向HER2藥物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完全病理緩解率(pCR),改善了生存,使得化療的降階成為可能。該項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研究旨在探索白蛋白紫杉醇單藥聯合雙靶新輔助治療HER2早期乳腺癌的療效。
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共有332名接受白蛋白紫杉醇聯合雙靶新輔助治療,337名接受指南推薦標準方案(多西他賽+卡鉑聯合雙靶)。研究結果顯示,在HER2陽性早期乳腺的新輔助治療中,與標準方案相比,白蛋白紫杉醇單藥聯合曲帕雙靶具有更高的pCR率和更好的耐受性,可能是該型乳腺癌新輔助治療更好的選擇。

摘要號:PO3-27-12 研究者:陳秀春、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地塞米松用于預防接受表柔比星加環磷酰胺化療的患者的急性惡心嘔吐作用的研究(HELEN-009)
惡心、嘔吐作為常見的腫瘤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之一,在腫瘤患者治療中的發生率高達70%以上。嚴重的惡心嘔吐可能導致厭食、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營養不良等,給腫瘤患者帶來嚴重的生理和心理負擔。奧氮平與NK1受體拮抗劑、5羥色胺-3 (5-HT3) 受體拮抗劑 和地塞米松聯合使用的四聯方案是預防化療引起的惡心和嘔吐 (CINV)的標準方案。在這項研究中,評估了去除四聯標準止吐方案中的地塞米松在預防蒽環類/環磷酰胺化療引起的惡心和嘔吐中的效果。
符合條件的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福沙匹坦、托普司瓊、地塞米松和奧氮平(四聯組)或福沙匹坦、托烷司瓊和不含地塞米松的奧氮平(三聯組)。
本研究共納入439 例乳腺癌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四聯止吐方案效果明顯優于三聯方案,兩組 3 級或以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沒有明顯差異。本研究證明地塞米松對于預防接受表柔比星加環磷酰胺化療的患者的急性嘔吐仍然至關重要。
晚期乳腺癌領域研究

摘要號:PO2-05-01 研究者:閆敏等
成果名稱:法米替尼聯合達爾西利和氟維司群治療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是HR+/HER2-乳腺癌治療的重要策略之一。人們對貝伐珠單抗等血管生成抑制在這一亞型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仍有爭議,盡管這類藥物能延長HER2-乳腺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PFS),但在總生存(OS)方面卻無顯著改善。一些臨床前研究探索了抗血管生成的多靶點受體TKI類藥物聯合CDK4/6抑制劑在其他瘤種中的應用,提示有協同作用。本研究旨在評估新型抗血管生成藥物TKI法米替尼(F)聯合達爾西利(D)和內分泌治療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安全性與療效。
研究結果顯示,抗血管生成的多靶點受體TKI類藥物法米替尼,聯合CDK4/6抑制劑達爾西利和氟維司群,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抗腫瘤作用。法米替尼與達爾西利聯合血液學毒性可能疊加,研究中未觀察到新的安全性信號。

摘要號:PO1-06-05 研究者:律慧敏、閆敏等
成果名稱:晚期乳腺癌HER2低表達在原發灶和轉移灶的不一致性及其對生存預后的影響
HER2低表達對乳腺癌預后的影響目前仍在探索中。同時,在HER2陰性(包括HER2(0)和HER2低表達)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原發腫瘤和轉移灶的HER2水平是否存在差異性表達,以及這種差異是否影響患者預后,目前尚不確定。
回顧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住院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信息,觀察原發灶HER2低表達和轉移灶HER2低表達對預后的影響;同時排除轉移灶HER2高表達的患者,比較原發灶和轉移灶中HER2低表達的表達差異,分析導致該差異的相關因素,及對預后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原發灶和轉移灶的HER2低表達狀態存在不一致性;原發灶HER2低表達和轉移灶HER2低表達對預后的影響不同。HR陽性乳腺癌患者更易出現HER2表達上調,且出現HER2上調的患者的預后更佳。
該研究結果為HER2低表達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視角,是對目前有關HER2低表達乳腺癌的生物學行為探索的一個重要補充,有必要進行前瞻性或基礎研究進一步的探索。
在此次大會上,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開展的7項研究被SABCS大會收錄,以壁報形式向全球展示。
這些研究有何創新?將為乳腺癌患者帶來哪些福音?來一睹為快!
早期乳腺癌領域研究

摘要號:PO2-16-06 研究者: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一項關于三陽性乳腺癌的真實世界研究
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化療,已成為HER2陽性早期或局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的標準療法。其中,三陽性(HR+/ER+/HER2+)乳腺癌是一種獨特的亞型,與HR−/HER2+亞組相比,接受新輔助化療聯合抗HER2靶向治療的短期療效可能較低。在中國的真實世界診療中,三陽性乳腺癌患者的人群分布比例和治療模式也尚不清楚。因此,在這項真實世界研究中,研究者基于國家級數據庫的數據規模總結了從乳腺癌到早期或局晚期三陽性乳腺癌中國患者的逐級患者分布比例和當前早期治療模式,希望這些重要數據可以對中國HER2陽性乳腺癌的診療乃至新藥研發策略有所借鑒,以進一步推動臨床治療決策。
結果發現,25.4%的三陽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新輔助治療。約2/3的三陽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單靶(32.4%)或雙重(33.6%)抗HER2治療。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聯合化療是最常用的靶向方案。該研究結果揭示了中國真實世界中早期乳腺癌的新輔助治療模式與指南建議之間的差異,為進一步的臨床研究提供了依據。本研究樣本量非常龐大,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國的最新診療現狀和乳腺癌患者群體,使得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和可靠性,能夠為臨床實踐提供寶貴的指導。
此外,研究還有一個重要亮點:它是第一個大樣本詳細摸排中國三陽性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流程的研究。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了解患者的就診路徑、接受的治療方式以及治療順序等信息,這對于了解中國三陽性乳腺癌患者的真實診療環境以及當前的治療現狀至關重要。

摘要號:PO1-28-07 研究者:焦得闖、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一項對比多西他賽+順鉑和多西他賽+多柔比星+環磷酰胺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中療效的隨機對照II期臨床研究(HELEN-001)
蒽環聯合紫衫的化療方案是三陰性乳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在此基礎上增加鉑類藥物的新輔助化療方案可增加三陰性乳腺癌的完全病理緩解率(pCR),但是毒副作用也相應增加。三陰性乳腺癌的最佳新輔助治療方案尚無定論。
本研究是第一個頭對頭比較多西他賽+順鉑(TP)和多西他賽+多柔比星+環磷酰胺(TAC)新輔助化療方案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療效的研究。
本研究共納入了212名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多西他賽+順鉑(TP)方案新輔助化療療效優于多西他賽+多柔比星+環磷酰胺(TAC)方案,毒副作用可控,可以作為高危的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優選方案。

摘要號:PO3-28-04 研究者:盧振鐸、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單唾液酸神經節苷脂預防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神經毒性的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的Ⅱ期臨床研究(HELEN-004)
紫杉醇類藥物引起的周圍神經毒性是劑量限制性毒性,目前臨床中缺乏有效的預防及治療手段。多項薈萃分析顯示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的周圍神經毒性發生率高于傳統型紫杉醇。所以,探索如何緩解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的周圍神經毒性顯得很有必要。
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間,共入組患者159人,研究結果顯示,神經節苷脂不能預防乳腺癌患者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神經節苷脂在緩解化療相關神經毒性方面的作用尚不確定,需要進一步研究。

摘要號:PO1-27-05 研究者: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一項對比nab-PHP與TCbHP在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中療效的隨機對照III期研究(HELEN-006)
靶向HER2藥物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完全病理緩解率(pCR),改善了生存,使得化療的降階成為可能。該項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研究旨在探索白蛋白紫杉醇單藥聯合雙靶新輔助治療HER2早期乳腺癌的療效。
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共有332名接受白蛋白紫杉醇聯合雙靶新輔助治療,337名接受指南推薦標準方案(多西他賽+卡鉑聯合雙靶)。研究結果顯示,在HER2陽性早期乳腺的新輔助治療中,與標準方案相比,白蛋白紫杉醇單藥聯合曲帕雙靶具有更高的pCR率和更好的耐受性,可能是該型乳腺癌新輔助治療更好的選擇。

摘要號:PO3-27-12 研究者:陳秀春、劉真真等
成果名稱:地塞米松用于預防接受表柔比星加環磷酰胺化療的患者的急性惡心嘔吐作用的研究(HELEN-009)
惡心、嘔吐作為常見的腫瘤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之一,在腫瘤患者治療中的發生率高達70%以上。嚴重的惡心嘔吐可能導致厭食、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營養不良等,給腫瘤患者帶來嚴重的生理和心理負擔。奧氮平與NK1受體拮抗劑、5羥色胺-3 (5-HT3) 受體拮抗劑 和地塞米松聯合使用的四聯方案是預防化療引起的惡心和嘔吐 (CINV)的標準方案。在這項研究中,評估了去除四聯標準止吐方案中的地塞米松在預防蒽環類/環磷酰胺化療引起的惡心和嘔吐中的效果。
符合條件的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福沙匹坦、托普司瓊、地塞米松和奧氮平(四聯組)或福沙匹坦、托烷司瓊和不含地塞米松的奧氮平(三聯組)。
本研究共納入439 例乳腺癌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四聯止吐方案效果明顯優于三聯方案,兩組 3 級或以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沒有明顯差異。本研究證明地塞米松對于預防接受表柔比星加環磷酰胺化療的患者的急性嘔吐仍然至關重要。
晚期乳腺癌領域研究

摘要號:PO2-05-01 研究者:閆敏等
成果名稱:法米替尼聯合達爾西利和氟維司群治療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是HR+/HER2-乳腺癌治療的重要策略之一。人們對貝伐珠單抗等血管生成抑制在這一亞型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仍有爭議,盡管這類藥物能延長HER2-乳腺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PFS),但在總生存(OS)方面卻無顯著改善。一些臨床前研究探索了抗血管生成的多靶點受體TKI類藥物聯合CDK4/6抑制劑在其他瘤種中的應用,提示有協同作用。本研究旨在評估新型抗血管生成藥物TKI法米替尼(F)聯合達爾西利(D)和內分泌治療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安全性與療效。
研究結果顯示,抗血管生成的多靶點受體TKI類藥物法米替尼,聯合CDK4/6抑制劑達爾西利和氟維司群,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抗腫瘤作用。法米替尼與達爾西利聯合血液學毒性可能疊加,研究中未觀察到新的安全性信號。

摘要號:PO1-06-05 研究者:律慧敏、閆敏等
成果名稱:晚期乳腺癌HER2低表達在原發灶和轉移灶的不一致性及其對生存預后的影響
HER2低表達對乳腺癌預后的影響目前仍在探索中。同時,在HER2陰性(包括HER2(0)和HER2低表達)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原發腫瘤和轉移灶的HER2水平是否存在差異性表達,以及這種差異是否影響患者預后,目前尚不確定。
回顧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住院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信息,觀察原發灶HER2低表達和轉移灶HER2低表達對預后的影響;同時排除轉移灶HER2高表達的患者,比較原發灶和轉移灶中HER2低表達的表達差異,分析導致該差異的相關因素,及對預后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原發灶和轉移灶的HER2低表達狀態存在不一致性;原發灶HER2低表達和轉移灶HER2低表達對預后的影響不同。HR陽性乳腺癌患者更易出現HER2表達上調,且出現HER2上調的患者的預后更佳。
該研究結果為HER2低表達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視角,是對目前有關HER2低表達乳腺癌的生物學行為探索的一個重要補充,有必要進行前瞻性或基礎研究進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