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劉理政 袁文俊
“以前制作手工粉條必須要等到‘霜降’以后,氣溫夠低,才能成形。現在村里電網進行了電氣化改造,供電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們村建成電氣化加工車間,粉條加工、儲存全部實現電氣化,再也不用受天氣限制了……”11月26日,在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孫灣村,村民孫奇峰說道。
據悉,鎮平縣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堅持聚特色、抓亮點、樹標桿、促帶動,突出抓好電力支撐、結對共建、愛心幫扶等手段,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今年以來,我們緊密結合玉雕加工、食用菌種植、金魚養殖、汽車附件加工、紅薯制品加工等農村特色產業,配合新型農業發展需要,加大電網建設投資力度,穩步推進農村電網升級改造,不斷優化電網結構,實現農村電網‘再電氣化’。”該縣供電公司電網發展建設部門負責人介紹道。
該縣供電部門嚴格落實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把“加大農村電網建設力度,全面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作為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任務的工作要求,全面推進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有效提升鄉村農業生產供電服務水平和效率,滿足鄉村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用電需求。
同時,鎮平縣突出發揮黨員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引領作用,組織黨員服務隊與各村組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組織黨員深入村集體企業和扶貧產業車間,開展“點對點”服務。定期上門與村兩委及企業負責人座談,結合產業規模和發展計劃,幫助各村研究提升辦法和轉型措施,定制用電方案,跟蹤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提高精準服務的質量和效能,為產業項目的持續發展壯大注入強勁動能。
鎮平縣還將“愛心幫扶”工作作為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的有力措施,深入開展“鄉村振興 巾幗幫扶”專項行動,“玉鄉之光”志愿服務隊的女隊員們與困難女性、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及殘疾人家庭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定期上門開展政策教育、技術指導、困難幫扶和愛心捐助等活動,并幫助特殊群體發展雙孢菇種植、藤編加工等自建產業,幫助他們提高收入,提升其生活質量。 (編輯 施尚景)
“以前制作手工粉條必須要等到‘霜降’以后,氣溫夠低,才能成形。現在村里電網進行了電氣化改造,供電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們村建成電氣化加工車間,粉條加工、儲存全部實現電氣化,再也不用受天氣限制了……”11月26日,在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孫灣村,村民孫奇峰說道。
據悉,鎮平縣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堅持聚特色、抓亮點、樹標桿、促帶動,突出抓好電力支撐、結對共建、愛心幫扶等手段,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今年以來,我們緊密結合玉雕加工、食用菌種植、金魚養殖、汽車附件加工、紅薯制品加工等農村特色產業,配合新型農業發展需要,加大電網建設投資力度,穩步推進農村電網升級改造,不斷優化電網結構,實現農村電網‘再電氣化’。”該縣供電公司電網發展建設部門負責人介紹道。
該縣供電部門嚴格落實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把“加大農村電網建設力度,全面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作為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任務的工作要求,全面推進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有效提升鄉村農業生產供電服務水平和效率,滿足鄉村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用電需求。
同時,鎮平縣突出發揮黨員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引領作用,組織黨員服務隊與各村組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組織黨員深入村集體企業和扶貧產業車間,開展“點對點”服務。定期上門與村兩委及企業負責人座談,結合產業規模和發展計劃,幫助各村研究提升辦法和轉型措施,定制用電方案,跟蹤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提高精準服務的質量和效能,為產業項目的持續發展壯大注入強勁動能。
鎮平縣還將“愛心幫扶”工作作為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的有力措施,深入開展“鄉村振興 巾幗幫扶”專項行動,“玉鄉之光”志愿服務隊的女隊員們與困難女性、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及殘疾人家庭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定期上門開展政策教育、技術指導、困難幫扶和愛心捐助等活動,并幫助特殊群體發展雙孢菇種植、藤編加工等自建產業,幫助他們提高收入,提升其生活質量。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