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肖風偉 通訊員 尹安偉
2020年度,信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共收到消費者咨詢投訴舉報62854件,其中咨詢49794件、投訴9133件、舉報3927件,分別占接收總量的79%、15%和6%,投訴爭議金額1613.06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44.72萬元。
從每月接收量圖可以看出,疫情期間12315坐席平臺接收量居高不下,在3月份達到最高值6006件;咨詢投訴舉報的熱點初期集中在口罩、消毒液及抗病毒藥品的質量和價格問題上,后期轉變為生活必需品如米、面、糧油等食品的價格上漲與食品安全問題。
隨著5月份全市加快企業復工復產,12315平臺接收量趨于平緩,交通工具類、家用電器類、食品類、服裝、鞋帽類、餐飲服務、物業服務等方面投訴舉報逐漸增多,口罩、消毒液等方面投訴舉報逐漸減少。
5萬件咨詢,營業執照注冊變更類不少
2020年共受理咨詢49794件,其中屬于市場監管系統范圍的16609件,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企業營業執照注冊、變更,停車場收費和商品退換貨、三包期限等。非市場監管系統范圍的33185件,涉及的問題主要有水電費收取、保險、微商、駕校、民營教育與培訓機構退費和其他政府部門熱線等。
9133件投訴,產品質量類占主角
2020年共收到消費者投訴9133件,其中屬于市場監管受理范圍的投訴9076件。按照客體類別分:商品類投訴5928件,服務類投訴3148件;分別占投訴總量的65.32%和34.68%。按投訴問題(受理投訴問題分類統計表)數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質量、售后服務、價格投訴。
商品類投訴排名前三分別是一般食品、交通工具、家用電器。分別占商品類投訴的30.06%、10.71%、7.81%。
1.一般食品。一是食品發霉變質,導致身體不適;二是食品標簽三無;三是食品計量不足;四是食品標簽不規范。
2.交通工具。一是商家更換零配件并非原廠配件;二是商家未按照承諾退還續保押金;三是所購汽車配置和承諾不符。
3.家用電器。一是售后服務與承諾不符;二是商品退換貨遇到困難;三是家用電器質量問題。
服務類投訴,排名前三分別是餐飲和住宿服務、美容美發洗浴服務和制作、保養、修理服務,分別占服務類投訴的15.82%、9.56%、9.09%。
1.餐飲和住宿服務。一是酒店押金未按時退還;二是餐廳內提供的食物內有異物或加工不熟;三是無事先告知更改收費標準等。
2.美容、美發、洗浴服務。一是服務與承諾不符;二是隱形消費未事先告知;三是辦理退卡業務后未及時退還款項。
3.制作、保養、修理服務。一是汽車4s店售后服務與承諾不符;二是家電維修問題。
廣告違法等位居舉報前三位
2020年共收到舉報3927件,其中屬于市場監管受理范圍的舉報3838件。按照舉報類別可以看出,廣告違法行為、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食品違法行為位居前三位。問題主要集中在職業索賠人舉報網絡平臺虛假宣傳、食品安全以及商品質量問題。
10家企業投訴最多,集中在虛假宣傳等
投訴舉報涉及較多的10個企業是信陽萬圣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信陽市羊山新區儒婧百貨商行、河南信合安居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河南省大贏藥業有限公司、信陽雙全實業有限公司、河南省家樂康藥業有限公司、潤氏電子科技(信陽)有限公司、信陽市?河區豫芳綠茶廠、河南大別山詹氏蜜蜂園有限公司和潢川縣星瑞百貨商店。投訴舉報的問題集中在虛假廣告宣傳、水、電開戶費和燃氣初裝費、商品質量和價格等。(編輯: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