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初六,趁高速免費,一大早就走,連夜趕到廣州后還能補個覺。只是那邊天比咱們這邊熱,冰箱太小,這次老人讓帶的蔬菜太多了,估計有些要放壞了。”2月17日,準備返程的魯山縣張良鎮一小區居民王二東“苦笑”著說道。
王二東是廣州市一家公司的專職司機,妻子也在當地打工,夫妻倆在老家張良鎮鎮區買了商品房,讓父母帶著兩個孫子在附近上學。春節前夕王二東夫婦開著私家車趕回老家,后備箱就裝滿了給父母和孩子們準備的廣州當地土特產;這次返程,父母照例又把張良當地的土特產和年貨塞滿了后備箱,讓兒子兒媳在外地也能品味到濃濃的鄉情和暖意。
與往年不同的是,看到今年春節蔬菜價格比往年高出不少,王二東的父親王栓還特意把當地的張良姜、大蔥、蒜苗、菠菜、香菜、芹菜等準備了一大兜,也塞進了后備箱。在后背箱里,還有一壺黑色的食用油。“這是自家的菜籽打的油,不摻一點假,吃著放心。”王栓介紹說。
張良鎮是中州名鎮,河南省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當地出產的小黃姜更是“皇室貢品”,它絲多色黃,久煮不爛,味道辛辣芳香,是當地人出遠門必帶特產之一。王栓家在南部山區,自己在山坡上種了一些油菜、花生。菜籽打成了油,讓兒子順便帶走一壺。“花生仁不好存放,就讓孩子帶走一袋帶殼的,在那邊隨時吃隨時剝。”王栓說道。此外,過節時煮的鹵肉、豆腐干、肉丸子、素丸子、干果子也是一兜兜地放進了后備箱。
知道孩子從小愛吃甜食,王栓還特意跑到鎮上,為孩子買了10多斤地道的“藺家蜜食”(當地一種甜點的名稱,其中藺某家做的尤為出名),放進了后備箱。“我愛吃酥甜可口的‘蜜食’,不過小時候家里窮,只有春節時才會嘗到,那時人們還是用磚頭大的果子盒(里面是各種甜食)走親戚,現在人們走親戚都是成箱的牛奶、飲料啥的,但是老父親知道我愛這口,年年專門跑到街上給我買上這么一大兜。”王二東說。
“路上開慢點,遇見服務區就進去歇一歇,安全第一。到那邊后馬上給我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出發前,王栓再三叮囑兒子道。(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