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1日下午,一場簡短的對口支援鶴壁市抗擊疫情醫療隊出發儀式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舉行,由副院長劉福云、醫務部主任郭亮、護理部主任張金燕、感染專家郭曉凌、呼吸科專家王秀芳組成的醫療隊出發奔赴鶴壁市開展對口支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工作。這個支援鶴壁“抗”疫一線的專家團隊中,護理部主任張金燕、感染控制專家郭曉凌、呼吸科專家王秀芳都是黨外醫務工作者。


張金燕:抗疫一線的“沖鋒者”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鄭大三附院護理部主任張金燕勇擔重任,舍小家顧大家,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張金燕深知,護理工作涉及患者及陪護管理、消毒隔離、預檢分診、人力調配、個人防護等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她未曾休息一天,常常深夜還在協調工作,帶領著鄭大三附院護理團隊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嗎,守護婦女兒童的平安。
在醫院的統籌部署下,她第一時間制定了特殊時期“陪護人員管理辦法”、“患者及陪護篩查登記表”、“日消毒管理制度”、“日消毒清單”、“醫院各出入口、樓宇出入口、病區入口的管控清單”、“護士應知應會”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她把防控工作精細到患者就診的每個環節,落實到疫情防范的每個細節。她堅持每天深入一線指導和幫助,醫院最忙、風險最大的地方總能看到她的身影、聽到她的“嘮叨”。
接到醫院召集專家支援鶴壁的通知后,張金燕作為護理部主任,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和家人商量,她說:“我上!讓我去支援!”到達鶴壁市后,張金燕與4為醫療、感染控制專家立即投入工作。在了解了鶴壁市疫情和防控工作的現實情況后,她冒著風雪分別到鶴壁市人民醫院、鶴壁市婦幼保健院、??h人民醫院、淇縣人民醫院進行現場指導。同當地醫務工作者一起,共同規范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病區、普通住院患者及陪護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與當地醫院的幾位護理部主任建立24小時聯系,隨時幫助大家完善管理制度、解答疑問,分享經驗,深入推進當地抗擊疫情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的開展。
當看到醫院招募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的通知后,張金燕再次主動請纓,她堅定地說:“我是一名農工黨黨員,同時也是一名護理工作者,關鍵時刻,為了患者的健康,我必須沖在前面!”
王秀芳:防控、醫療“兩手抓”,守護患兒保健康
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呼吸科主任王秀芳,作為呼吸專業的知名專家,帶領科室醫護人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臨床工作的同時,還奔赴鶴壁市對口支援醫療機構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指導,積極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全力保障患兒的健康安全。
春節期間,鄭大三附院小兒呼吸科的病房幾乎每天都處于滿員狀態,加上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肺炎支原體肆虐,從各地醫院轉診過來了大量急危重患兒,支氣管鏡手術量也居高不下。即使在大年初一這天,僅呼吸一科的住院病人仍然高達42個。疫情的爆發、兒童的易感使呼吸專業的醫護人員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及時甄別疑似病例,同時保證醫護人員的零感染是忙碌工作中的重要任務。王秀芳對呼吸道傳播的疾病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覺度,就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剛剛發出,她就立刻組織呼吸科的醫護人員學習新冠病毒肺炎的相關診療防治指南、傳染病的相關隔離、防護服穿脫流程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時時不忘提醒呼吸科醫護人員防護的重要性。


王秀芳不僅是鄭大三附院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也是兒內科新冠肺炎專家組的副組長。在疫情出現初期,她和同事們一起迅速成立了呼吸專業的會診團隊,通過多次培訓,提高大家對疫情的認識,加強自身防護。同時,她還迅速組織制定并編寫了醫院呼吸專業的新冠肺炎的疑似/確診病例的處置流程、緊急預案的流程和演練腳本,讓科室醫護人員按照緊急預案的流程和演練腳本進行實戰演練,做到流程操作熟練,使大家對病患的甄別能力和處理能力不斷提高。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王秀芳不顧身體不適,不僅時刻堅守崗位,隨時幫助處理科室、醫院相關新冠肺炎病例的鑒別診斷工作,同時還積極參與我院對口支援鶴壁市多家醫院的新冠肺炎防控指導工作,充分發揮省級呼吸專家在治療重癥、危重癥患者方面技術領先的作用,指導當地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開展,深入推進當地抗擊疫情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的開展。
郭曉凌:抗擊疫情 感控人一馬當先
無黨派人士、感染控制專家郭曉凌,今年已經64歲了。退休后返聘的她,面對疫情突然來臨第一時間就向醫院申請到抗“疫”一線去。她所在的醫院感染管理科作為這場戰役的核心部門之一,更是竭盡全力,預防和控制院感的發生,保障醫療安全。
她和科室的同事們密切關注并認真學習國家和河南省下發的新標準、新規范、新指南,結合醫院實際情況,通過線上方式多次在全院范圍內開展新冠肺炎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培訓。每天到臨床科室,尤其是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急診科、檢驗科、醫學影像科和呼吸科病區等重點科室,進行現場督導檢查,查看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切實規范并指導臨床科室的感染防控工作。
作為醫院感控督導組的成員,她和同事們每日到臨床科室針對消毒隔離措施的落實、防護用品的選擇和正確穿戴以及應急演練等進行督導檢查,發現的問題要求科室立整立改,不斷提升全院感染防控能力,為抗擊疫情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作為曾經戰斗在抗擊“非典”和“手足口病”一線的感染控制專家,當接到醫院要組織專家支援鶴壁抗“疫”工作的通知時,她又義無反顧地報了名:“我是感控‘老戰士’,有經驗,去抗疫第一線就得沖到前面。”在疫情最緊張的時期,她先后2次作為醫院專家團成員,到鶴壁市各個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指導工作。


自疫情發生以來,郭曉凌幾乎每天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醫院的領導和同事怕她身體吃不消,勸她休息休息,她總是說:“我沒事兒,在家也總是想著疫情的事兒,還不如來醫院里上著班安心些。”
疫情面前,這位久經沙場的感控“戰士”一馬當先、勇往直前,為抗擊疫情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后,鄭大三附院統一戰線積極響應上級部門和醫院的決策部署,發揮統一戰線獨特優勢,主動作為,在醫院疫情防控和支援鶴壁抗疫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統一戰線成員立足本職,發揮專長,共畫抗擊疫情最大的同心圓。
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統一戰線成員中,像張金燕、王秀芳、郭曉凌這樣的黨外抗疫戰士還有很多很多。他們中有的是青春年少的“90后”,有的是已經步入花甲的退休老專家;有的是專業的學科帶頭人,有的是在臨床一線默默奉獻的普通醫護人員。省委高校工委一直心系這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統一戰線成員們,專門發來慰問信向他們表達敬意和感謝。鄭大三附院黨外醫務工作者紛紛表示備受鼓舞和激勵。戰“疫”尚未結束,他們將繼續堅守初心,肩負起醫者的使命和擔當,全力以赴奮戰在抗疫一線,為早日取得戰“疫”的最后勝利不懈努力。(華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