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早上,鄭州市蓮花街市場西院北部的門店都被停了電。按照鄭州市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的要求,蓮花街市場此后將進入拆除階段。
說起蓮花市場,附近鄭州大學和河南工業大學的同學們一定倍感熟悉。蓮花市場一拆,對學生來說,少了一份記憶和逛吃選擇;對市場的600多家商戶來說,也意味著重新開始。
蓮花市場進入拆除階段
位于鄭州大學旁邊的蓮花市場,是不少學生的青春記憶。2010年,蓮花市場開業,市場的業態幾乎是緊跟著學生的需求而發生變化。
首先火熱起來的是服裝鞋帽和餐廳。前者,以平價產品為主;后者,則異常豐富。“只要你想吃,在這里就能找到。”一位鄭州大學畢業的學生這樣評價。
隨后,美容美發、酒店住宿等業態相繼發展。三年前,蓮花市場二期開業,入駐了農貿市場、電動車等業態。
“光是蓮花市場里的小餐廳,就能養活住我們這一個農貿市場。”一位賣糧油、調味品商戶說。
蓮花市場自身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發展的閉環。但這個狀態在十幾天前被打破。
12月9日,高新區蓮花市場辦公室貼出一紙告知書:為加快推進西四環快速路交通樞紐及相關配套工程建設,根據規劃需要,按照鄭州市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要求,決定對蓮花街市場部分區域進行拆除。
告知書顯示,此次拆遷范圍為蓮花街市場西院北部,并在12月23日起,政府將進行強制拆除。
12月23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了蓮花市場。告知書所提到的此次拆遷范圍,主要包括的是服裝鞋帽區,此時該區域外圍已經立起了綠色圍擋,街邊店鋪也已經全部閉店。
市場里,墻上都畫上了大大的“拆”字,走到哪里,都能聽到“清倉處理,一件不留”的叫賣聲,商戶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也都是拆遷。
“太突然了。”一位賣女裝的商戶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十多天前收到通知,今天早上商鋪就被停了電。我在這里賣衣服賣了九年,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去哪兒。”
對于在這里經營多年,甚至在附近安家的商戶來說,依然想就近搬遷。一家賣黃燜雞米飯的商戶說,自從拆遷事情傳出來后,周邊小區的門面房租金水漲船高,“以前每月50元/平方都沒人租,現在都漲到150多,還都是人搶。”
拆除共涉及600多家商戶 原址或建成小學
蓮花市場可分為南北兩處,北處市場以服裝、鞋帽、餐飲為主;南處市場以農貿市場、電動車市場、床上用品等業態為主;市場商戶加起來有600多戶,該階段進行拆除的是北處市場,涉及200多家。
自開業就經營良好,輻射了周邊兩所大學、多個社區、工廠的蓮花市場,為何緊急拆遷?蓮花市場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崔經理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正如告知書里提到的那樣,是因為西四環快速路的建設需要。
“西四環地下管網的建設,會占用市場一部分區域。”崔經理說,“另一方面,市場附近新的社區業主已經逐漸入住,但是附近的小學教育資源缺乏,我們接到的通知是,市場的原址可能會落成一座小學。”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拆遷區域的商戶,有一部分已經退完租金押金,搬離市場;但南處二期的商戶,主要是農貿市場、電動車市場,卻還沒有動靜,因為沒有具體的文件,部門商戶還處在觀望狀態。
“按照計劃肯定是要拆的。我們接到的通知是在元月23號開始拆遷,但因為趕到過年,預計最晚在2月底完成。”
“我們這三四家都是今年下半年剛裝修好的,花了幾十萬,這說拆就拆了?”某品牌電動車經銷商提出了疑問,“賠償怎么算?商戶怎么安置?”
就此問題,崔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主要是退租金、退押金,關于裝修補償等問題,需要在工作進行到下一步時,等相關部門的安排。
關于商戶安置問題,崔經理表示,目前是讓商戶自行搬遷。“我也正在附近找合適位置,希望能繼續把‘蓮花市場’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