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患病 妹妹們還小 養豬種菜 15歲少年成“頂梁柱”》,12月25日,豫發集團、錦榮公益社攜手河南商報暖冬欄目報道了濟源15歲少年孫東海的事跡。從十一二歲起,他嘗試了各種想法,幫助家里摘掉貧困帽子。之前報道:父親殘疾母親神志不清,河南少年養豬、包地、開拖拉機幫家里脫貧。
報道發出后,錦榮公益社及錦榮國際輕紡城廣大商戶、社會各界很多人都被這個少年的堅韌和自強精神感染,為他鼓勁加油。
12月25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從其學校獲得最新消息,孫東海入選全國“新時代好少年”以及2018年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

暖冬報道的少年 入選全國“新時代好少年”
12月25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濟源高級中學獲悉,孫東海入選全國“新時代好少年”。
該校團委書記劉寧表示,今年僅十名同學入選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目前,孫東海和其班主任李斌正在北京參加頒獎彩排。
同時,濟源市文明辦工作人員李沛確認,孫東海和另外一名學生共同入選2018年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
劉寧老師介紹,孫東海在學校的表現很積極,獲獎對他來說,也是一種鼓勵,讓其能夠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25日下午6點多,河南商報記者電話聯系到孫東海的班主任李斌。李斌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孫東海正在參加彩排,自己則在外邊等候。
“東海被評為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我認為是實至名歸的。對家里而言,他是幫助家里脫貧致富,作為一名學生,他的品質,包括對于生活、學習的態度是非常端正的,性格非常樂觀向上,而且學習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李斌介紹。
早飯一碗湯一個饃,晚上在宿舍追著課代表背書
在家里,孫東海是負責任能吃苦的頂梁柱,在學校,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為了帶全家脫貧,孫東海耽誤了一些學習時間。
妹妹孫江玲說:“哥哥以前因干活多,功課落下了,在初三考高中前的一個多月時間里,每天晚上常常學習到凌晨兩三點。”
“東海也是一個比較努力,上進的學生。”濟源高級中學的英語老師衛素娟表示,剛入班時,感覺他有點拘謹,但他自己也比較勤快,白天沒記住的單詞,晚上回去之后,會在宿舍繼續背,“給人的印象整體是懂事,比較努力堅強。”
同班同學李豪森,是班里的語文課代表,他對孫東海的努力勁頭有很深的感觸,“他晚上9點40了還跑到宿舍里給我背書”。
李豪森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吃飯時經常會看到他吃的很簡單,“一碗湯一個饃,大概是1塊5毛錢”。而正常情況下,一般每個學生每餐餐費是三四元錢。另外一名同學劉宇琛則介紹說,孫東海每次回宿舍還帶著書,打著手電筒在被窩里看到差不多11點才睡。
點贊:好一個有志氣的少年,這是我們需要的正能量
12月24日,此事在河南商報第三方平臺推送后,來自全國各地的熱心網友紛紛留言為這個懂事的孩子加油、鼓勁兒。
網友“一汪秋水共長天”:子孝父心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人是逼出來的,孫東海,好樣的,為你加油。
網友“天馬行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好一個有志氣的少年,種地養殖統統承包,立志把貧窮的帽子摘掉,過上好日子。
網友“劉紅英”:小小年紀就能撐起一個家,太不容易了,好孩子,長大了一定會有出息的,加油。
網友“川哥”:好一個有志、勤勞的少年,不向命運低頭,為一些等、靠、要的懶人做了一個好榜樣。
征集:讓我們攜手幫這些有志氣的孩子過一個暖冬
今年,豫發集團、錦榮公益社攜手河南商報,并聯合18地市駐村第一書記發起暖冬扶貧扶志公益活動。尋找雖身處逆境、但卻積極向上的少年兒童和家庭,匯集社會愛心,進行幫扶。如果政府的幫扶是扶貧的骨干,那么愛心的匯聚就是扶貧的血肉。
如果您也想幫助這個神奇的脫貧少年,可添加河南商報記者彎文奎微信(微信號:wwk199112),也可撥打錦榮公益熱線:0371-55023918。讓我們共同努力,力所能及地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冬天。
河南商報記者 彎文奎 受訪者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