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尚是學生的崔維星參加廈門大學長跑,一萬米他跑了第一名。那時候,他制勝的生存法則是快。
多年后的今日,晉升為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崔維星,依然很快,不過在物流界,“快”有了另一種解讀——“想得快”。
表現就是,崔維星決定“快”人一步,搶先布局大件快遞。此時距離德邦誕生做物流已過去22年。于是,故事發生了。
【事件】
德邦物流更名德邦快遞
在戰況焦灼的國內快遞領域,順豐系、四通一達系正迎來一個勁敵——依靠公路快運物流起家的德邦系,正式宣告進軍大件快遞,并在7月2日由德邦物流更名為德邦快遞。
這意味著,德邦在一貫擅長的快運主營業務之外,正在謀求另一個制勝點。盡管,這個領域順豐、四通一達“五分天下”的市場格局已定。
快運與快遞在快件重量上有著本質區分,快遞一般用于信件、包裹等小的物體,上門送件;快運一般用于大宗貨物運輸,隸屬于物流領域,一般不會送貨到門。
同屬快遞,大件快遞范圍在3公斤到60公斤,小件快遞承運的貨物重量范圍在0~3公斤。
但快遞與快運,一脈相承,對于這個國內“零擔之王”來講,德邦系發力大件快遞,并非跨界。
這并非是德邦首次染指快遞領域。早在2013年,德邦正式進入快遞領域,為了與順豐、四通一達等傳統老牌快遞公司錯開競爭,德邦將其業務定位在“中國性價比最高的大件快遞”上,業務主要針對貨物重量為3~30公斤的物品。
而7月2日的戰略發布會上,德邦新推出了大件快遞產品3~60公斤。也就是說,以往的30公斤上限直接拉升至60公斤,可承運極限數值翻倍。
更值得說道的是,這個大件快遞新品宣稱,“上至40公斤,100%免費上樓”以及“上至60公斤,包接包送”。德邦內部稱,這是行業內第一款真正意義的大件快遞產品。
“快遞和物流在互相滲透,兩者的區別在公斤段上。順豐主要做0~30公斤段,物流主要做500公斤以下(500公斤以上屬于大票和專線市場)。這次更名意味著德邦重心的轉移,更多地去接觸電商業務,開始向四通一達和順豐發起總攻,這個號角是很明顯的。”河南一物流公司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說。
【原因】
快運市場增速放緩
快遞業增速較快
對于有著22年零擔貨運積累優勢的德邦來說,高調轉型做快遞,或許令人費解。
數據顯示,德邦2017年快運業務實現收入130億元,排名第一。德邦在快運領域的地位可見一斑。
而且,零擔貨運是一個比快遞更大的蛋糕。據了解,2017年To C端的快遞消費領域,市場規模僅5000億元,而零擔貨運的市場規模有1.1萬億元,兩倍于快遞行業。
為何舍本而逐末?
事實上,即便德邦在快運市場數倍領先于第二名,但快運市場增速在放緩,且利潤率低于快遞行業。
相反,快遞行業在電商業務的拉動下,十年間增長了近20倍。
數據也佐證了德邦加碼快遞業是對還是不對。
2018年4月份德邦發布了上市以來的年報,顯示快遞業務實現2.73億票,同比增長69.4%,快遞收入實現69.28億元,同比增長69.1%,票均收入25.39元。公司快遞收入占主營收入比重也從2016年的24.1%提升至34%。
不過這與順豐、四通一達相比,尚存在不小的差距。
【措施】
從大件業務切入
不和快遞“大佬”硬碰硬
德邦加碼大件快遞,在一些人士看來,手法獨到而果敢。
“它要切入電商,它要找到四通一達的薄弱環節去打。如果德邦直接去接這些淘寶店配送,能不能做?也能做!但是未必像四通一達做得那么盡善盡美。”河南物流一資深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該人士分析,德邦不會在這個領域去和四通一達硬碰硬,它要找跟電商有契合度同時跟大件業務也有契合的地方,這個時候有一個領域就是電商的家居等大件快遞尚是空白,其實很多boss想做,但遲遲沒動手。
“德邦是由大轉小(大件物流轉向快遞),那這個事兒就能干,無非是搞好整個配送的服務標準和費用征收,包括投訴、監控、仲裁體系的搭建以及反向的監督。因為它的管理是能夠支撐的,而且德邦2013年就已經做快遞了,兩年就實現盈利,有過近5年的鋪墊。”他稱。
相反,由小轉大,就變得更為復雜。
河南批發市場較多,由此帶來了依賴批發市場為生的長通、宇鑫等本地物流公司的繁榮。公開數據顯示,單單長通一家物流公司的資金流服務(代收貨款)月均8億元以上。
同樣做大宗物流,既然利潤可觀,河南批發市場貨運領域卻鮮見德邦的身影。是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德邦實行多地分撥模式,單在河南省就有洛陽、南陽、新鄉等分撥中心,只要是貨物經過分撥點,起碼停留4個小時以上。這滿足不了客戶的時效需求。
【規劃】
未來3年每年投入35億元
構建大件快遞運營配送體系
即便押寶快遞,德邦也在謹慎地與順豐等區別開來。
具體方針就是“不和別人相似,差異化競爭”。于是,德邦選擇了大件快遞。
一方面,這是德邦做了22年大件貨物運輸的優勢所在。另一方面,大件快遞行業存在的“大件歧視”,成為客戶痛點,亟待一個革新者解決。
德邦快遞輪值CEO韓永彥稱,大件行業存在三個“不”——快遞員“不想送”,很多快遞公司“不能送”,大件快遞“不好送”。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某物流公司岑姓快遞員負責26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快件業務,送得最多的是油煙機、燃氣灶、冰箱等大件,但是區域內多為9層老樓,沒有電梯,這導致他一天要收發將近1噸的貨物,一周爬差不多300層樓。
劍指行業痛點不是說說而已,德邦構建大件生態的行動已在路上。核心就是包含智慧末端、智慧場站、智慧運力的三大系統,這是基于大數據算法和IT技術來實現系統和數據提升業務。
河南商報記者同時了解到,未來三年,德邦將每年投入35億元,用于構建大件快遞的整個運營配送體系。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