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摔了一下沒什么大事,沒有想到竟然成了高位截癱。本以為治療無望可能一輩子都站不起來,沒有想到來到了十六醫院讓他重新燃起了站起來的希望。家住告成鎮的王某,在這一個月內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患者王某,男,44歲,2018年3月13日下午在農田干活時因一時不慎,摔下了近2米的崖下,當時患者僅面部有輕微擦傷且意識清晰,但不能自行站起,被人背到家中躺下休息,在半夜時感覺渾身疼痛,于是撥打120急救電話被送往登封市區內一家醫院治療。
檢查顯示:患者因外傷導致頸髓損傷并高位截癱。因病情嚴重,該院給予患者保守治療,經過3天的治療,患者截癱癥狀無明顯改善,家屬為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案,四處打聽,得知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長期有鄭大一附院專家坐診,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到了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

在十六醫院,家屬見到了鄭大一附院神經外科專家張風江博士。張博士在查看患者影像檢查資料后,結合病人癥狀,對患者家屬說到:“目前保守治療并不是最好的方案,應早期進行手術減壓,患者的恢復程度肯定要大于保守治療。”在與患者家屬詳細講解治療方案后,患者于當晚轉入十六醫院。

▲鄭大一附院張風江博士
入院時患者自胸4平面以下痛溫覺消失,雙上臂及前臂肌力4級,雙手肌力3級,雙下肢肌力0級,大便干結,排便困難,患者只能臥床,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經積極完善術前準備,于3月18日由張風江博士主刀進行手術。

術后當晚,患者雙上肢肌力較前明顯增加,可抓握;
術后第二天,患者雙下肢肌力1級,有肌肉收縮,感覺平面自乳頭下降至臍水平。
術后第三天,患者雙下肢可稍屈曲。
術后第五天,患者雙下肢肌力恢復到3級,能抬離床面。
目前,患者雙上肢活動自如,雙下肢肌力Ⅳ+級,可挽扶行走,大便正常。僅有部分感覺障礙,仍在進行有序的康復治療。

每天都看的見的恢復效果,這讓患者非常高興,家屬也激動地說:“最早以為治療無望,真沒想到能恢復成這樣,真不錯!真不錯!”
據鄭大一附院教授張風江博士介紹:“按照患者目前的恢復狀況,以后是能做到生活自理的。如果進行了保守治療,那站起來的可能性會非常小。

從2017年11月,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正式聯盟,開始深度合作,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均有鄭大一附院神經外科專家坐診。主要開展工作為:顱腦外傷、腦出血,腦梗塞;腦膜瘤、垂體瘤、膠質瘤等顱內腫瘤的手術治療;各種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塞、腦動脈狹窄、腦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介入及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及面肌痙攣的手術治療;脊柱創傷(脊柱骨折、脊髓損傷)、椎管內腫瘤、脊柱退行性病變的手術治療,中樞及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

▲3月10日十六醫院神經外科大型義診活動
該患者通過手術身體恢復效果良好,也是十六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聯盟的重要成果,近幾個月來,像患者王某的情況,在十六醫院神經外科并不是個例,還有很多像他一樣有神經類疾病的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后來到這里,從而得到了更好的治療效果。
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始從建院以來,一直秉承“守護健康、服務大眾”的理念,把省內優秀的專家技術團隊帶到登封,就是為了方便登封及周邊縣市的患者,為其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務。
附:肌力分級
0級 完全癱瘓,測不到肌肉收縮
1級 僅測到肌肉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
2級 肢體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動,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離床面
3級 肢體能抬離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級 能作抗阻力動作,但不完全
5級 正常肌力
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門診部:外科門診第一診室
住院部:住院部七樓
電話:0371-56169163(一區)
0371-56169010(二區)
鄭大一附院神經外科專家坐診時間
周一:張慶浩博士(全天)
周二:耿杰鋒博士(全天)
周三:張慶浩博士(全天)
周四:余斌博士(全天)
周五:張風江博士(全天)
周六:翟廣教授(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