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鄭州市廣大中小學生來說,新的學期馬上就要“起航”。
相對于學生們擔心寒假作業完成得不好,剛開學就要經歷“叫家長”這一“酷刑”,家長們更糾結的是,新學期要不要多給孩子報幾個補習班,避免孩子“跟不上趟”。
其實,想要孩子開學“跟上趟”,除了報補習班,幫娃養成這些習慣也很重要。
習慣
尊重每一位任課老師
新學期部分學生會面臨“換新老師”的情況。
有學生不適應新老師的教學模式,當然也有學生抱怨,怎么還不換老師,開學又要上那個不喜歡的老師的課了。
“其實,家長應該在開學初期就幫學生養成尊重每一位任課老師的好習慣。”河南省實驗中學高級教師崔礦山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如果孩子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家長沒有及時制止,那孩子該學科的成績一定會出現問題。
崔礦山老師建議,在開學初期,家長可以和孩子多溝通,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對各科老師的看法,然后進行交流,提供建議。讓孩子明白,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應該學會尊重每一位老師的付出。
習慣
學會“自主”學習
無論學生處于哪個年級,學會“自主”學習,都是進入“領跑”行列的先決條件。
幫助孩子養成自主預習的習慣,是培養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發現疑難問題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會讓孩子在聽課的時候更具有針對性。
在崔礦山老師看來,老師每天布置家庭作業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但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會,就去幫他們做,這是不對的。”做作業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應付教師或是應付家長。
崔老師建議家長,無論是自主預習還是獨立完成作業,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并不是在為父母而學。
習慣
整理錯題集 方可“贏天下”
相信所有老師都跟學生強調過“錯題集”的重要性。
“但現在不少學生對錯題集的認識是存在偏差的,只是應付老師。”在和考學君聊到關于怎么認識錯題集的問題時,鄭州中原一中實驗分校初三年級班主任馬朕老師說,雖然老師們一直在強調讓學生重視錯題集,但在部分學生看來,錯題集其實和課堂筆記是同樣的存在。
馬朕老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錯題集的本質是為了讓學生找到自己學習中的易錯點,通過反復練習,達到“碾碎”重點難點的目的。“只要能真正做到活用錯題集,那孩子們學起來就會輕松不少。”馬朕建議家長在學期初期,可以采用“盯人”的形式,“強制”讓孩子們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并將其應用到當天的復習時間中,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來源:河南商報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馬俊峰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