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南會計師事務所業內人士介紹,“四大”的收費標準目前仍比國內大所高三成左右。
河南商報記者查詢發現,在河南區域的78家上市公司中,以“四大”作為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只有6家,聘用國內中資大所的比例更高。
但另一方面,由于財政部門對上市公司連續聘用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財務審計,有年限限制,聘用過“四大”的河南上市公司應高于這個數字。
不過,已經進駐河南市場的“四大”,客戶增長勢頭也已越來越強勁。
而“四大”與河南本土事務所的競合關系,亦值得期待。
【現狀】
聘請“四大”的豫企不多
但增長強勁
據了解,在正式進駐河南之前,不論是安永還是普華永道,都已對河南諸多企業提供過服務。
安永曾協助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協助鄭州燃氣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協助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分別在新加坡交易所和港交所主板上市。
河南省財政廳副廳長龐學孟介紹,普華永道曾協助中國鎳資源赴香港上市,協助中原證券在香港上市,協助宇華教育完成香港上市,與鄭州銀行、中信重工、雙匯發展、天倫燃氣等都有深度合作。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鄭州分所合伙人劉磊近日在接受河南商報采訪時也提到,他們還和洛陽鉬業、好想你、中原銀行等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可以看得出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相對側重于企業的上市、并購、咨詢,已上市公司的審計業務等,側重服務于高端市場。
但也不全是上市公司,或者說,“四大”的服務對象,除了大家想象當中的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上市公司之外,還有很多非上市公司。
河南商報記者查詢發現,在河南區域的78家上市公司中,以“四大”作為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只有6家。其中有4家使用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1家使用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1家使用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相對而言,大華、立信、大信、瑞華、亞太等國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出現頻率更高。
劉磊介紹說:“我們與河南上市公司的合作,并不全都是審計業務,有些企業可能是在稅務方面,或者在企業咨詢服務方面。”
“非上市公司也有很多。”劉磊介紹,“對于非上市類公司來說,我們更偏重于幫他們提供上市前的咨詢、企業的管理策劃,以及在謀求上市的準備工作方面提供服務。”
在進駐鄭州半年多來,普華永道“服務的河南本土企業增長很強勁”,并更深刻地體會到,河南市場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審計、稅務和咨詢三大板塊齊頭并進,除了傳統的審計業務,咨詢業務(包括發展戰略咨詢、集體管控層面的咨詢,人力發展計劃的咨詢,內部計算機系統的提升,人工智能在財務和稅務的應用等)也有強勁增長,這跟當下河南經濟的轉型升級有著極大關系。
“一些河南民營企業的董事長,就明顯意識到,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外部力量提供幫助,看到我們的開業信息后,就打來了電話或直接找過來了。”
但劉磊同時還認為,目前河南的很多企業還在轉型當中,一些理念需要轉變,從企業發展的戰略眼光到管控方面,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還有著較為明顯的差距,“這也恰恰是我們的機會。”
中國(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喻新安對此的評價是:雖然目前使用“四大”的河南企業還不多,但他們的進駐,將提振河南省內外乃至國際企業對河南經濟發展的信心,提振對現代咨詢產業的信心,提高河南的國際化水平,推動和倒逼出更加透明的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對會計師事務所行業也將產生示范帶動作用。
【期待】
“四大”入駐
帶來新業務新市場
關于“四大”入駐對河南本地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鄭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吳紅梅表示,“對小型事務所的沖擊可以忽略,因為他們的服務對象有明顯不同。受影響更大的,可能是國內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在河南開設的分所。”
不過,吳紅梅分析,總體而言,“四大”對河南現有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較為有限,“‘四大’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基金公司等,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稅務、咨詢三大塊業務中,相比國內所,他們在咨詢方面的優勢可能更大一些,很多國內事務所并沒有該項業務。”
未來,“四大”與這些國內所之間會有怎樣的競爭和合作,值得期待。
普華永道鄭州分所負責人劉磊介紹,從具有可比性的業務上看,比如上市公司的審計業務,“四大”與國內大所的收費標準已經沒有太大差異。
財政部對會計師事務所連續對同一家企業進行財務審計的年限,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上市公司會經常更換審計機構。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上市公司雙匯發展、神火股份都曾將年度審計機構更換為安永華明,豫能控股將內控審計機構更換為安永華明。從這幾家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看,雙匯發展2017年度審計費用預計為240萬元人民幣,神火股份2017年度財務審計費用(包括公司所有子公司并根據需要分別出具審計報告)擬定為150萬元。豫能控股2017年度內控審計(相對于年度財務審計較為簡單)費用為20萬元。
中審華會計師事務所河南分所負責人陳俊嶺介紹,上市公司的年度審計費用具體收費多少,還要看具體的業務量,如果業務門類多、業務量大、分支結構多,肯定會相對多收。
他認為,目前“四大”的收費,與國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具有可比性的業務對比,仍會高出30%左右。
雖然國內大所在價格上有優勢,但“四大”則具有更多的資源,尤其是擁有跨國業務、在國外設置有機構、具有國際品牌的企業,可能會更傾向于聘用“四大”,比如雙匯發展。
他認為,“四大”即便不進入河南,也仍然會有河南市場的業務,不同的是,進駐之后,可能會帶來更多的人力和資源,對河南本土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會有一些競爭,“但有競爭也才有發展。‘四大’也會吸納一些就業,利于人才培養,并培育一些河南本地內資事務所不具備的新業務、新市場。”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王俊偉 王琦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