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李志遠
“大家快來看看我的百寶箱里能抽出什么寶物!”
“你們來猜猜轉到哪個的幾率最大?”
當“智慧數學”中的統計與概率中可能性的問題遇上美好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不一樣的精彩。
近期,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數學組結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材第四單元“可能性”教學內容開展了趣味實踐活動。
整個活動從“游戲──猜測──體驗──推想──驗證”這五個環節,讓學生懂得了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生活中的事件。
活動中,孩子們發揮奇思妙想,有條不紊地進行制作。
看,有廢物利用做抽獎箱的,先用馬克筆按照規格畫好,再用圓規在其中一塊的正中央畫一個直徑0.1米的圓,用膠水粘牢固,加一些花紋一個抽獎箱就完成了;還有用彩泥用色子的,先輕輕搓成一個圓,然后用力把周圍壓成一個正方體,最后把數字按照對應的位置貼上去就大功告成了。
五三班的程康迪拿著自己的作品高興地說:“原來可能性這一單元這么有趣。我不僅了解了可能性中的“不確定事件”和“確定事件”,也加深了我對可能性的印象。”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學生對可能性的大小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次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還提高了孩子們的思維意識和動手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親歷數學,體驗數學,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去探索,在游戲中體驗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