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固始縣深入挖掘豐富的山水人文資源,樹立 “山水固始、根親名都”全域旅游理念,“旅游為載體、文化為靈魂、產業為方向”文旅融合思路,以山為脈、以水為絡、以文鑄魂,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全面推進大別山北麓全域旅游建設,以“茶、竹、花”為內容打造的“三園公社”和“五朵金花”魅力無限,生態山水游、尋根文化游、民俗風情游、紅色文化游和鄉村體驗游等五大旅游品牌叫響豫蓼。
2021年固始縣共接待旅游人數520.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8.63億元,固始縣被新華網授予“2021文化旅游優選目的地”。今年端午節期間,固始全縣共接待游客16.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2.6萬元,這為該縣疫情沖擊下文旅市場回暖升溫注入強勁動力。
扣項目,強勁發展內動力
認真踐行“項目為王”理念,以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為著力點,積蓄發展新動能。加大大別山北麓全域旅游建設,按5A級景區標準對西九華山景區進行提升改造,全力創建省級大別山北麓全域旅游示范區。該縣西九華山夢幻竹海、大別山陶藝文化旅游產業園、小沙河明月園田園綜合體建設、番國故城遺址公園、吳其濬文化產業園建設項目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推進有力,萬溝古鎮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紅花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一批新開項目落地實施。目前,項目已投資約1.52億元。
實施“交通+旅游”一體化開發主體模式,按照“快進慢游深體驗”要求,加快“一河一站兩橋四路”交旅融合項目建設,打通全縣旅游景區景點“最后一公里”,為全域旅游大發展提供交通保障。積極向省文旅廳推薦12個重大文旅項目作為2022年旅游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儲備項目,為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攢足后勁
重特色,拓展互融新業態
依托固始“中國名茶之鄉”美譽,發揮縣域南部山區茶產業優勢,實施“信陽毛尖”振興工程,推動建設了一批茶旅融合田園綜合體、茶旅傳統村落和茶主題休閑康養集群,以大別茶香揚名“山水固始”。九華山茶產業休閑觀光園區被評為“2021年河南省休閑觀光園區”。
借助固始“唐人故里、閩臺祖地”特有文化標簽,建設了根親文化園、中華尋根樓、陳元光祖祠、三王紀念館等根親景點。成功舉辦了9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并以根親為紐帶,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先民后裔回鄉尋根問祖、投資興業。據了解,近年來,通過根親文化搭臺,累計招引項目540個、引進省外資金186.3億元。
深挖固始縣大別山北麓紅色歷史文化資源,設立了大別山干部學院固始教學基地,將固始縣蘇維埃紀念館、楊山煤礦工人武裝起義紀念園等紅色景點納入研學旅游線路,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來參觀研學,掀起了一股股紅色研學游熱潮,以紅色研學游帶動景區人氣,有力促進紅綠融合發展。
大力實施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創建工程,打造具有鄉土文化和現代氣息兼容生輝的美麗村落,引領帶動固始特色鄉村旅游。該縣王崗村、長江河村、沙河村等美麗鄉村先后被評“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該縣陳淋子鎮、方集鎮被評為“河南省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今年入夏以來,觀堂九沖碑生態園、陳集牡丹園、楊集八里堰等一批特色鄉村旅游點,以“農業+旅游”“種植+加工+旅游”的農旅項目吸引眾多游客前往采摘新鮮果蔬、品嘗農家飯菜、體驗農家生活,農旅融合初展新姿。
強宣傳,塑造文旅亮品牌
“固始人游固始”、郁金香文化節、首屆抖音大賽、西九華山自駕采茶旅游節等一場場有看點、有影響的文旅推廣活動活躍了當地旅游市場。該縣組織文旅企業參加省市重大展覽推介會、洽談會和各種賽事,多方拓展推介渠道。依托主流媒體,借助門戶網站、搜索引擎、社交媒體、網紅平臺,廣泛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體、自媒體資源,打造網紅景點、網紅美食、網紅小店等,對外宣傳推介固始文旅產品。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綠茶銷售受到了影響,固始縣委書記親自做客抖音直播間,為固始茶代言。2021年以來,固始美食美景多次亮相央視銀屏,今年清明假日前后,九華山郁金香花海、茶山竹道、中原竹寨燈光秀等固始美景被央視《新聞聯播》“大美中國”隆重推介。在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欄目發起的“2022云賞春花”活動評選中,西九華山贏得“我心中的最美花城”稱號。固始美食——漢鵝塊再次出圈,榮登CCTV2《精品財經記錄》下飯菜欄目和CCTV10《探索發現》欄目第三十五集的《家鄉至味2022》,極大提升了固始文化和旅游形象和影響力。
近年來,固始縣深耕地方自然和人文資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提高旅游文化附加值,讓文化和旅游的聚合力轉化成固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