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三十七中學有這樣一位老師,她親切和善,受人尊敬,憑借自身二十多年來一步一個腳印的付出,她用勤勤懇懇的態度和真誠善良的品質收獲了身邊領導、同事、家長以及學生的認可,她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李建珍老師。
“二十六年青春逝去無悔,三余尺講臺愛灑桃李”,建珍老師用樸實和真心,書寫著為人師的大善與大愛。
為人師,貴在愛心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建珍老師深知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還不成熟,思想又很復雜,承受能力較輕。因此,她在教學過程中,從來不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問題,對學生遇到的心理問題也總是及時關注、及時疏導,她的學生們總能從她身上感受到滿滿的溫暖。她們班有個學生,家庭遭遇變故,學習也遇困難,一度情緒低落、悲觀消極,建珍老師知道后,放下自己的事用整整兩節課的時間與她聊天、談心,給她擁抱、鼓勵,孩子感動極了,很快重新振作起來。為人師者,最珍貴的,便是這一顆愛生如子的心。
為人師,貴在細心
如果你走近建珍老師的辦公桌,不難發現這樣一個工作日志,里面記錄著班級每個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的難題,這些問題都是建珍老師通過和班主任、課代表以及本人溝通所得。建珍老師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面臨著各自不同的難題,需要老師細心去發現,發現了,才能把教育做到學生心里去。”日志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跡傾注了她對學生滿滿的愛,建珍老師用她的細心呵護著學生的敏感和脆弱,守護著學生成長的蜿蜒道路。
為人師,貴在恒心
“做任何事,貴在恒心”,建珍老師不僅是這樣教學生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盡管已經執教二十六年,建珍老師依舊堅持每節課都精心準備,有人覺得,課本上的知識點沒怎么變過,教了這么多年還需要這樣備課嗎?她卻說:“課本上的知識雖不怎么變,但時代在變,學生在變,你要適應時代、適應學生,這課就得常教常新。”建珍老師如是說。
二十六年風風雨雨,建珍老師始終不忘初心。正所謂:默默無聞,獻身教育事業;兢兢業業,譜寫無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