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趙珊珊 通訊員 趙圓圓
近日,濟源一外省返鄉男子,居家隔離期間胸骨疼痛3天,突然加重,胸悶、大汗。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不能外出,但身體的疼痛已經持續了6個小時不見緩解,猶豫再三,他撥通了120指揮中心電話。
濟源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濟源二院)急診科接到指揮中心的電話,得知患者是隔離期患者,值班醫護做好新冠防護措施后立即出發趕到小區將該男子接至醫院。途中,醫護人員為其進行心電圖檢查,并將心電圖結果同步上傳至濟源市胸痛中心微信群,初步確認為急性心梗。隨后,醫生對其立即用藥,繞行CCU至導管室。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綠色通道啟動,立即準備為患者進行急診冠脈造影。濟源二院心內科主任薛瑞璐,醫生孫前進、劉凱立即趕來,導管室準備就緒。
心臟介入手術具有特殊性,微創的優勢取決于放射性儀器的運用,射線下操作要求手術者穿戴10多公斤重的防護鉛衣、鉛圍脖、鉛帽。而為了給這位隔離期患者進行手術,醫務人員還要穿上二級防護中的防護服、面屏、靴套,外層還需再穿上無菌一次性手術衣。數層包裹,悶熱程度可想而知,雙層橡膠手套對于精細的介入操作也是很大挑戰。
鉛衣的厚重防護服的笨重都抵不過治病救人的決心。醫生們用最快速度做好防護,開始手術。
術中,醫務人員發現患者前降支血管90%狹窄,經家屬同意后,為其進行藥物球囊擴張成形術。疏通了血管,保障了冠脈血供。憑借豐富的經驗與精準的技術,胸痛團隊1小時順利完成手術。隨后,患者被轉入隔離病房。目前患者恢復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