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出思路,評出干勁。6月7日,信陽市羅山縣廟仙鄉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逐村觀摩、整鄉推進”活動,對各村5月份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此次觀摩活動突出實效,以“發現問題、找準對策”為重點,采取實地查看、聽取匯報、隨機提問、現場打分、綜合點評的方式,真實檢驗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探索建立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理機制。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仲夏時節的廟仙,處處充滿著收獲的喜悅和希望的生機。干凈整潔的村莊小道,生機盎然的花木,竹籬笆上爬滿了不知名的小花,還有鄉土韻味的景色……大家行走在村莊地頭,感受著環境的新變化,共話鄉村發展,分享交流經驗,探索基層治理的新路徑。“就地取材打造出了農耕文化,充滿田園色彩,值得借鑒。環境整治要有‘新招’,長效管理更要‘跟緊’,治和管‘同步走’,這樣人居環境成果才能保持住、再提升。”通過觀摩,大家心中都有了打算,進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識,激發了奮進動力。
據了解,為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該鄉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結合“月觀評”活動,精心制定《廟仙鄉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督導考評獎懲辦法》,實行村、包聯單位“同獎同罰”,每月按照觀摩評估、實地督導、暗訪督查等成績綜合評定為“好、中、差”三個等次,對每月排名前一、二名的村給予一定獎補,并授予“流動紅旗”;對當月排名倒數后一、二名的村掛“黑旗”,通報批評、約談。全年人居環境整治綜合成績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重要內容,作為干部紀實的重要依據,與評先評優、工作績效相掛勾。切實通過“激勵引導,壓力傳導”,不斷健全日常、專項和年度“三聯動”的長效考評機制,持續鞏固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為基層治理賦能添勁。
“我們以每月觀評活動為牽引,積極探索創新人居環境整治的方式方法,提升‘網格化’治理效能,發揮‘以獎促治’的激勵效應,形成抓日常、保長效的管用機制。”該鄉黨委書記吳士軍表示。
今年以來,該鄉已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觀摩評比5次,督導暗訪50余次,整改問題180余個,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莊17個,打造景觀路9條,對8個村進行了表彰獎勵,全域環境面貌得到了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