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李善喜 董家成
今年以來,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創新發展理念,緊牽項目招商“牛鼻子”,實施“四個瞄準”,黨群同頻“共振”,圍繞農業搞招商,立足強項上項目,實現了農民打工不離土,企業農業同發展,為鄉村振興加注了強力“興奮劑”。
瞄準產業“育”項目。該鎮立足2.3萬畝黃金梨產業優勢,始終把項目引進、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鎮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引入“一把手”工程,政府與企業聯手,干部與群眾“共振”。根據拉長黃金梨產業鏈條需要,以“鷗姐田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基礎,以膨脹黃金梨產業體系、加速實現農業產業化為目標,以引進項目與企業雙向投資為保障,劃定特色產業鏈圖和產業鏈招商行動路線圖,在“強鏈、延鏈、補鏈”上下大功夫。該鎮黨委書記許玉龍主動與河南中醫藥大學及有關專家、企業溝通協調,引進成套技術和設備,大力發展藥食同源,在生產的梨膏中加入多味中藥材,開發出有保健、康復作用的梨膏棒棒糖、梨精華膏等。同時建設新產品生產線,推進大型冷庫的建設和一座超大型貯鮮庫的籌建,為全鎮2.3萬畝黃金梨的長期貯鮮打下了基礎,也為果品雙重附加值開發利用開辟了新路子。
瞄準勞動力雙向就業引項目。該鎮是個有13萬人口的大鎮,每年外出打工的青壯年達3萬多人。他們常年外出,“顧錢難顧家”、“務工難顧地”,導致無勞力種地,耕地粗放經營,嚴重影響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為此,該鎮黨委、政府在引進和創辦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上下功夫,經過以誠招商,與福州市客商達成合作關系,投資800萬元建成了河南裕元戶外服裝廠,專門生產高品位的戶外服裝,出口到法國、韓國、意大利等國家,每年為當地財政增加稅收400多萬元,還為300多勞動力找到了就近務工的門路。同時,瞄準奧馳車縫制品服裝廠市場廣闊、發展前景好的優勢,主要領導親自出面,幫助解決流動資金問題和新型設備引進問題,一次為企業解決貸款280萬元,引進現代化的生產設備200多臺(套),生產能力擴大2.2倍,年產值提高3300萬元,并吸收400多人入廠務工。
瞄準企業“長大個”,做優做強重點企業。南陽博采工藝有限公司技術力量雄厚,銷售渠道通暢,該鎮主動出面協調,幫助征地25畝,擴建廠房4500平方米,該鎮黨委書記、鎮長及掛線副書記親自出面協調,為該廠爭取到新型設備引進項目,新建生產線4條,年產值提高2500萬元,吸收當地人員務工500多人。另外,新引進的豫拓運動器材廠原設計規模小,經過協調廠地、擴建廠房,引進成套設備安裝后,已投入生產經營,年產值可達4300萬元,幫助130名勞動力就業。
該鎮錨定產業上項目,留著勞力“雙兼顧”,實現了企業農業同發展,既加快了企業興鎮步伐,又能讓“打工仔”返鄉務工,實現了打工種田“兩不誤”,實現了企業發展與農業生產“雙促進”。該鎮周莊村農民蔣新奇夫妻過去常年在外打工,兩個孩子由父母養育,春節過后二人分別進入電動車廠和服裝廠務工,還種田9畝,上班時間忙在廠里,廠里下班加空種地,晚上還能輔導孩子。“廠里地里都來錢,掙錢顧家兩不誤,還能享受天倫之樂,俺這小日子天天唱著過啊!”年輕的蔣新奇心里甭提多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