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陽照方田,和風撫新禾,一年春耕至,田間人倍忙。5月19日,信陽市羅山縣高店鄉高道村,“三夏”生產已全面展開。
為確保糧食安全,當日上午,該縣農機中心主任余耀龍帶領農機技術人員走村入戶為機手安裝農機智能終端,開展“遠程運維終端補助”“智能作業補貼”,以提升農業裝備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為開展農機作業補貼提供技術支持。
“精準農業技術方面,重點把機械裝備的變量控制技術處理到位,再就是‘云腦’管控,搭建一個智慧農業服務管理系統,包括農機規劃、調度、進度管理以及作業評價等。”農機中心黃崇群介紹道。
依托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總站在河南省實施的《河南省后裝農機遠程運維終端補助項目》,利用河南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使用“河南農機云平臺”,對項目實施區域內安裝智能終端的部分農機具實施作業補貼。通過項目實施,探索利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開展作業補貼的范圍、技術和模式,提升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使用效率,優化區域農機配置,為國家開展農機作業補貼提供經驗和數據支持。
羅山縣作為項目試點 ,計劃安裝智能終端100臺(套),作業數據對接國家綜合數據服務系統,通過作業補助有效調動全縣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的積極性,推動該縣農機直通車信息平臺農機調配,農機智能終端的安裝可以實現遠程監測、統一調度、協調管理、統計作業面積等,提升全縣農機智慧能力管理和水平,著力打造農機智能、節能、環保生產。
羅山縣作為農機作業補貼、農機遠程運維終端補助信陽試點,可以通過該項目調動農戶種糧積極性,讓機手增收,同時由于傳輸作業數據精準,將會減少機插、機收面積計算糾紛。
按照省、市的工作計劃和要求,該農機中心制定工作方案,下鄉開展宣傳,智能終端設備的安裝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目前該縣已安裝10余臺插秧機并進行數據傳送,對接成功。農機技術人員加強組織協調,做好指導服務,配套廠家按照時間節點和安裝要求,嚴格標準,規范操作,在保證安裝質量的前提下,全面加快安裝進度,對種糧大戶和機手邊安裝、邊調試、邊培訓,做到設備安裝到位、機手培訓到位、安全宣講到位,讓機手種糧積極有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