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焦河洋 通訊員 朱江淼
5月17日下午,在平頂山市區東安路與湛河北路交叉口恒豐公寓核酸檢測點見到唐明時,他正在收拾核酸檢測物資。“我們今天要負責5個核酸檢測點的檢測工作,馬上要趕往第二個核酸檢測點。”唐明說道。
唐明他們一組5人,兩名醫護人員、3名志愿者,主要負責信息采集和維護現場秩序。到達東安路136號家屬院核酸檢測點后,唐明立刻又投入了工作。“下樓做核酸了,下樓做核酸了!”由于小喇叭還沒有到,他只能扯著嗓子喊。居民陸續下樓后,他又忙著維持現場秩序。“大爺,口罩要戴好。”“保持兩米距離,你倆挨得太近了,往后靠靠……”不久,附近服務臺送來了一個小喇叭,他終于可以喘口氣了,“嗓子都冒煙了”。
唐明是陜西人,出生于1989年,16歲就外出打工。2013年,機緣巧合之下,他來到平頂山市,先是賣水餃,后來賣羊肉泡饃,2016年開了家串串店至今。“平頂山人很熱情,待人很友好,我很喜歡這個地方。更重要的是,我還在這里結識了我的另一半。”唐明笑著說。
讓唐明堅定走上志愿者之路的是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我在河南成家立業,河南就是我的第二故鄉,當時我就萌生了一個強烈念頭,就是想回報河南人民,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受災民眾。”唐明說,當晚他就采購了救援物資,包括500箱水、100箱方便面等,在洪災發生的第三天,和店里員工一起把救災物資送到了鄭州。
從那以后,他所在的東安路街道葡萄園社區只要有志愿活動,他總是積極參與。2021年1月15日至21日,他帶領8名員工在葡萄園社區疫情防控服務臺執勤,負責每天晚上8點至11點的最后一班崗;今年3月25日,他和12名員工一起協助社區開展核酸檢測工作;5月6日至今,他和1名員工一直負責核酸檢測信息采集工作……“這次之所以店里來幫忙的人少,是因為很多員工在家里出不來。”唐明說,店里年輕人比較多,自己都想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一方面盡自己能力幫助他人;另一方面,也想為年輕人做個榜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