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趙爽 通訊員周萍 文/圖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5月17日,在孟州市城伯鎮子昌村,麥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工人們正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為麥田除雜、除蟲。微風拂過,一片片麥浪隨風蕩漾,即將成熟的麥子顆粒飽滿,長勢喜人。
“雖然去年麥播前遭遇了持續的強降雨天氣,小麥播種較晚,但從播種到現在,市里的農技專家們經常對俺進行技術指導,小麥發育不錯。”合作社負責人張勝利說。
“麥熟一晌,蠶老一時。”再過半個月,孟州市36.1萬畝小麥即將進入大面積收獲期。正值小麥促粒重增產量的關鍵時期,該市立足“早”字,強化技術支撐,抓好夏糧后期管理,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孟州市50余名農業技術人員奔波在田間一線,持續開展“科技壯苗行動”,指導群眾落實好小麥后期病蟲害綜合防控和“一噴三防”等關鍵技術措施,密切關注氣象信息,做好災害性天氣防范,“一噴三防”工作督查指導服務組全程跟蹤督導作業進度,確保小麥“一噴三防”工作扎實有效。截至目前,孟州市小麥已落實“一噴三防”面積65萬余畝,有力夯實了豐收基礎。
在牢抓麥田后期管理力保豐收的同時,孟州市還把將農機會戰作為“三夏”生產的重頭戲。在城伯鎮趙莊營新農機專業合作社院內,合作社負責人孫彥海正在組織專業人員對小麥聯合收割機進行檢修、保養、維護。他說:“半月前,市里的農機工作人員就督促我們提前做好農機檢修,還給農機手們進行了安全作業培訓,講解了小麥機械化收獲時減少損失的關鍵技術。”
為確保“三夏”機收順利開展,孟州市依托全市設有維修部的農機合作社為網點,建立農機檢修服務網絡,確保小麥聯合收割機以最佳狀態投入機收工作,以高標準良田為重點,引導農機合作社整村連片簽訂作業合同,合理安排調度機車。
目前,孟州市已檢修聯合收割機、玉米播種機等8000余臺,簽訂農機作業合同24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