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鄉醫學院的各個校區間,總能見到列隊般成群結隊的學生,面戴口罩、身背書包、手拿筆記本,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從人行道上快速穿行。過路期間,還有老師帶隊,志愿者圍護,這是咋回事?
實驗教學是保證和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和必要手段,為了保障學生教育質量,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新鄉醫學院遵循醫學教育規律,完成線上理論課教學之后,在嚴防嚴控的基礎上,開展線下實驗課教學。
但是,該校分為南、北、西三個校區,分別坐落于向陽路與新中大道交叉口的東南、東北、西南角,各學院各專業教室、宿舍、實驗室等分布在三個校區中。若開展線下實驗課教學,就需要解決疫情防控下的跨校區穿行問題。
為了保障學生安全穿行,該校制定詳細地穿行細則,形成小組長、班長、班主任、輔導員、學院責任領導五級網格化模式。每次穿行前,在集合地點進行現場點名,并發放通行卡,確保人證合一;小組長將集合情況上報班長,班長匯總告知班主任和輔導員老師,確保無誤后,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校區穿行;穿行時,輔導員老師在現場監督并處理突發情況;完成穿行后,至集合點再次清點人數,并回收通行卡,確保無遺漏、掉隊情況。
據介紹,該校每天有329名班主任以及數十名學院專職老師,帶領全校372個班級的1萬余名學生穿行于各個校區之間,32名學生志愿者參與協助。為了避免高峰期交通擁堵,該校穿行時間為早上七點、中午一點、下午五點以及晚上九點的前后二十分鐘內。
“感覺回到了小學時代,自己也變成了一名小學生,安全絕對有保障!”該校學生程萌媛說,“只是辛苦了老師和志愿者們,心中對他們充滿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