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的態勢下,民政部門是如何開展特殊困難群體救助幫扶?
5月7日上午,許昌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23場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現場,許昌市民政局副局長周志波介紹,許昌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和部署,切實扛起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政治責任,全面落實低保、特困供養、孤兒救助等各項兜底保障救助政策,積極采取以下三項舉措,扎實做好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一是優化政策供給,擴大救助范圍。對符合“整戶保”條件的家庭,嚴格做到“按戶施保”;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參照“單人保”納入低保;對新出現的致貧返貧人口,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兜底保障范圍。
疫情期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有序推進持有居住證人員在居住地申辦低保。
加強對生活困難未參保失業人員的救助幫扶,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經本人申請,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幫助其渡過生活難關。
二是加強主動排查,強化政策落實。要求各級民政部門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采取多種方式深入了解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收入和財產等基本生活狀況,對符合低保等救助條件的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對已納入救助范圍的困難群眾,要求各部門及時、足額發放低保、特困等救助資金,確保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出問題。
三是簡化辦理程序,提高救助效率。出臺《許昌市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要求各地盡快按程序將低保、特困供養、小額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下放至鄉鎮(街道)。
疫情期間,對新申請低保等社會救助的,可適當優化簡化辦理程序;對已經納入低保的困難家庭,可視情延長定期核查的時限。
同時,積極推行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申請審核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對可以通過國家或地方政務服務平臺、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查詢獲取的相關材料,不再要求重復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