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為科學應對“五一”節假日,南陽市內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嚴密部署、精準排查,以最堅決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最精準的措施,織密“五張網”,全力以赴守護全縣群眾度過一個快樂的“五一”小長假。
一、織密“宣傳網”確保宣傳引導到位。強化宣傳專班,制訂印發宣傳引導工作方案,發布《強化“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和《致廣大群眾的一封信》,線下做到了橫幅掛起來,標語公告張起來,宣傳單頁發起來,大小喇叭響來,宣傳車跑起來,電子屏亮起來,志愿者動起來;線上做到了網絡、網站、微信、短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媒體平臺都用起來,相關疫情防控政策和健康知識發出來,電視臺專題節目制作并連續播起來。實現鋪天蓋地、入腦入心,切實有效提升居民群眾對疫情防控的防護意識和政策知曉度,勸導該縣人員“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返鄉”“非必要不聚集”,確需返鄉的要提前三天報備,服從配合管控。通過宣傳引導,營造濃厚群防群控氛圍,建立自我防護和公共衛生防控體制機制,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的個人防線和社會防線。
二、織密“防控網”確保排查管控到位。一是突出重點人群。在人員管理上做到精準排查,溫情勸返,嚴格隔離(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全面動態掌握在外人員底數,對在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落實包保措施,逐人勸導非必要不返鄉,特殊情況提前三天報備,接受隔離管控。截至目前,共摸排在上海3639人,均“一對一”做好勸導工作或隔離管控。二是突出重點行業。各行業主管部門切實履行行業監管責任,按照“管行業就要管疫情防控”的要求,指導行業所屬和管理單位制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嚴格落實27類重點人群定期核酸檢測,充分發揮16個哨點監測預警作用,增強主動性、靈敏性、常態性,切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三是突出重點場所。嚴格落實各類公共場所及機關企事業單位、辦事大廳測溫、掃碼、戴口罩、一米線等防控措施,推廣“場所碼”,發揮信息化大數據作用,提高進出人員信息登記效率。緊盯學校、醫療機構、養老院、快遞物流、賓館酒店、商場超市、公共交通等重點部位,確保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細。四是突出重點活動。非經貿類聚集性活動一律暫停舉辦,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嚴格按照“不辦、少辦、小辦”的原則,減少各種形式的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進行報備審批并嚴控人數規模。
三、織密“責任網”確保組織領導到位。內鄉縣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即:各鄉鎮屬地責任、縣直行業部門監管責任、單位主體責任和個人社會責任,織密織牢防控網絡,該縣已建立4000多個全科網格,以“支部+網格”管理模式,黨建引領戰疫情。該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一辦五部”高效運行,緊緊圍繞省市疫情防控最新工作部署,第一時間動態更新各項防控指令,及時精準傳達和落實工作要求。處級領導假期帶頭不離縣,到分包鄉鎮、分管口線督促指導疫情防控,加強縣、鄉、村、組各級值班值守。交通卡點及村、小區查驗崗規范查驗流程和標準,做到既嚴格管控又保障生產。
四、織密“應急網”確保反應處置到位。內鄉縣、鄉指揮部嚴格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設立調度專用電話,及時調度處置突發情況;疫情防控16個工作專班應急體系時刻保持臨戰狀態,該縣扁平化指揮機制運轉順暢、多點觸發機制反應敏銳、急轉換機制銜接迅速;持續提升“五種能力”,保障能快速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機制,及時快速有效處置密接、次密接等突發情況,圈死封牢疫情傳播蔓延風險。
五、織密“篩查網”,確保消除隱匿風險到位。 5月4日上午8點,內鄉縣全縣16個鄉鎮、381個采樣點、2226名采樣人員、5400余名鄉村干部和志愿者啟動全員核酸采樣,截止中午12:00,已采樣377781人,加上5月3日已經完成核酸采樣的100828人,兩天共完成478609人核酸檢測,完成常住人口87%的采樣任務。
內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將繼續發揚履職盡責、忠于職守、勇于擔當的精神,排除萬難,堅決扛緊扛牢疫情防控應盡之責,堅決守住全縣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守住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社會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