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張治中 通訊員林向陽
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南陽市方城縣袁店回族鄉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大棚經濟”提檔升級,從產業扶持、技術服務等多個方面入手,提升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水平,讓“大棚經濟”成為村民們共同致富的新引擎。
據了解,該鄉依托自身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羊肚菌,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由村支部、黨員帶頭,成立種植合作社,讓當地群眾流轉土地有租金、大棚務工有薪金,最大限度激活資源、資金、勞動力等要素,增加群眾經濟收入。該鄉羊肚菌種植在一年的時間內由原來的100余棚發展到現在的462棚,占地353畝,鮮菌平均畝產700斤左右,干菌平均畝產70斤左右,市場收購均價每斤600元以上,每畝產值達到4萬元以上。
大棚經濟讓農戶增收的同時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項目資金扶持,該鄉新建大棚中很大一部分屬于村集體資產,群眾通過承包的形式發展種植。辛莊村新建大棚30座,在發展羊肚菌種植的同時,每年向村集體繳納租金8萬元。
“目前,我們村180個大棚的羊肚菌已經收完了,現在棚里種上了西瓜和甜玉米,通過輪作,不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還能全年帶動務工增收。”袁店回族鄉姜莊村支部書記劉紅平說。
近年來,袁店回族鄉在“大棚種植”上做文章,大力發展“棚膜經濟”,使大棚特色種植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鑰匙”。同時注重農業設施建設,通過政策激勵、獎補拉動等措施,鼓勵引導群眾根據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發展大棚蔬菜、瓜果、花卉、香菇種植,提高土地產出和經濟效益,使大棚經濟效益最大化,實現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