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行駛在信陽市商城縣河鳳橋鄉的鄉村小道,金黃色的油菜花隨風搖曳,清香沁人心脾,朵朵粉紅的桃花綴滿枝頭,路旁新植苗木已是綠意盎然。

近年來,河鳳橋鄉通過高位推動、上下齊動、統籌聯動,持續整治農村“六亂”、抓好“六清”、推進“一改”,為農村美顏、為農民提氣、為農業賦能,推動農村人居環境不斷綠起來、美起來,奏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部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高位推動,譜好真抓實干“和弦曲”。河鳳橋鄉始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擺在突出位置,“六項機制”齊抓共管。實行專班負責制,建立“一長三員”網格責任制,落實“日督導、周通報、月觀摩”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日常管理機制、完善長效管護機制,積極推廣“一約四制”(村規民約和門前三包制、公共廁所保潔制、農村衛生繳費制、衛生戶文明戶評比制),確保環境衛生長期保持、各種設施穩定運行。

上下齊動,譜好黨建引領“協奏曲”。河鳳橋鄉充分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通過廣播電視、微信、大喇叭等方式,喚醒群眾“主人翁”意識。通過開展“一黨員一面旗”活動,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及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形成“黨員帶領群眾干、群眾跟著黨員干”的良好局面。廣泛開展美麗鄉村示范點、星級文明戶、“五美庭院”評選活動,變以往“要我干”為“我要干”,“站著看”為“爭著干”,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統籌聯動,譜好集中整治“全域曲”。按照“不落一村,不留死角”的目標,堅持系統觀念,突出整治重點,持續做好“六清”“六亂”工作,確保整治成果鞏固拓展和整治全程內外兼修,穩步推進“綠起來”“亮起來”,由以往的“點上凈”變為 “全域美”。注重與文旅產業相結合,培育“人居環境+產業+文化”模式;注重與鞏固脫貧成果相結合,引導廣大脫貧群眾改窮貌、換窮業;注重與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把農村道路、安全飲水、高標準農田、村莊綠化等與人居環境整治協同推進,打好“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