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近日,信陽市平橋區各地搶前抓早,田間管理工作有序展開,種植戶們搶抓農時,專家、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春季田管技術指導服務,一幅春耕圖在豫南大地徐徐展開。
3月19日至25日,平橋區出現持續降雨低溫天氣,降雨有效補充了土壤墑情,解除了前期旱情,但低溫氣象條件易發生病蟲害。當前,小麥生長已進入春季管理關鍵時期,為確保夏糧豐產豐收,針對當前階段小麥可能出現的條銹病、赤霉病等病蟲災害,平橋區農業技術人員采取有力措施積極行動,分類指導、科學管理,做好春季麥油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工作。
抓好麥田分類管理。區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小麥冬春季田間管理,動員全區農技人員100余人,通過微信、電話短信、進村入戶等方式開展小麥田間管理技術指導工作,引導小麥種植大戶科學開展田間管理。強化農技指導服務,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墑情、病蟲情,現場指導農戶搞好肥水管理,因時因地因作物開展施肥、除草、清溝排水等,確保排水暢通,減輕漬害影響,促進小麥、油菜等糧油作物生長,開展技術宣傳和指導服務1300人次。對長勢較弱麥苗及時開展追肥工作,以達到促弱轉壯目標,對一、二類壯苗麥田,以促控結合為原則,適量開展追肥。全區完成追肥小麥30萬畝次,有效促進了麥苗穩健生長,提高分蘗成穗率。做好田間除草工作,抓住早春氣溫回升墑情適宜的關鍵時期,及時開展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的辦法防治草害,全區開展麥田化除面積35萬畝次。
強化病蟲害防治。全面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防控策略,采取“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預防措施,嚴密監控小麥條銹病,及時控制發病中心,延緩病害擴展蔓延,先期對小麥條銹病、赤霉病重發區先行統防統治4萬畝,發藥群防群治7.6萬畝。提前對小麥紋枯病、麥蚜蟲、紅蜘蛛等病害進行早期控制,已開展防治6萬畝。同時,強化部門協作,積極開展春季農資市場打假工作和“雙隨機、一公開”綜合執法檢查工作,形成防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