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赤城街道辦事處依托“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收集社情民意、開展民主協商,為民解難題,辦了大量實事。
據了解,商城縣赤城街道辦事處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協商議事工作領導小組,積極構建街道辦大力支持、委員群眾深度參與的協商機制,各社區利用每月的黨員活動日,積極開展民主協商工作。截至目前,累計邀請9名政協委員參與協商,相關單位、群眾等400余人次參加協商。
在扒字街棚戶區改造補償協商議題中,辦事處邀請擬拆遷戶代表談看法,社區干部介紹經驗,相關部門拿政策方針,委員調研提意見建議,最終解決問題,順利開展拆遷工作。在三里橋社區門面房租賃中,辦事處聽取居民意見建議,每年多了10萬元租金,充實了集體經濟,也做到了村務公開。
“我們社區借助‘有事好商量’平臺,開展‘板凳課堂’13期,搜集民生問題20余個,結合反饋問題,新安裝了路燈,整修了雜亂線路,有效解決了老城改造中出現的問題,實實在在給百姓排了憂、解了難。”赤城街道辦事處北街社區黨支部書記韓華說。
為充分發揮平臺作用,該街道辦事處通過書面、口頭、短信及民生信箱等途徑廣泛征集議題,聚焦民生堵點痛點開展選題,并根據選題的輕重緩急排出時間表,合理規劃議事進度,確保所有選題都“值得議”。
有協商,更要有落實,才能出成效,赤城街道辦事處切實做到了這一點。轄區內北街社區現場搜集關于人居環境提升的意見建議,并引導成立小區功能型黨支部和自管會,協商解決居民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在黨支部和自管會推動下,居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還籌資7000余元,購置了智能升降桿,提升了生活品質。三和社區打造了“紅色港灣議事廳”,邀請黨員群眾參與議事,聯合安裝路燈10余盞,就小區無繩遛狗、衛生整治達成了共識,小區更加和諧整潔。
“在充分協商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后,我們就狠抓工作落實,并邀請群眾監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長期的協商引導下,群眾從遇到問題‘往上跑’轉變為解決難事‘自己搞’,自治氛圍日漸濃厚。”赤城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李茂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