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目前,南陽市內鄉縣各地造林綠化重點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各施工方抓住植樹造林黃金期,鉚足干勁按下“快進鍵”,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造林綠化目標任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內鄉縣做好用活增綠、護綠、用綠三篇文章,建立健全組織、責任、目標、保障、制度等五大體系,全力推動林長制各項任務落細落實,構建森林資源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形成層層有責任、逐級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做到“山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實現“林長治”。目前,全縣設立縣級林長36人,鄉級林長286 人,村級林長586人。
科學開展國土綠化,擴大城鄉綠色空間。全面落實省市科學綠化工作要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利用項目建設統領造林綠化工作,突出抓好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項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山區生態造林工程、廊道綠化提升工程、城鄉增綠工程、花香果海工程、退化林修復和森林撫育工程等“八大工程”建設,堅持重點造林綠化工程與全民義務植樹相結合、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與城鄉綠化美化相結合、與林業產業相結合,著力提升綠化水平、擴大綠化質量。目前,全縣完成春季造林3.94萬畝,占目標任務的90.45%。

強化森林資源管理,筑牢綠色生態屏障。牢固樹立保護就是發展的理念,實行最嚴格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制度,一體化推進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各項工作,結合春季林業嚴打專項行動,依法查處亂砍濫伐林木、亂征濫占林地等各類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堅持落實“宣傳多樣化、責任目標化、預警智能化、督查常態化”等森林防火“四化”做法,加強管控力度,提升技防水平,守護好綠水青山。
聚焦林下經濟發展,壯大綠色富民產業。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等林下經濟,助推鄉村振興,讓林區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依托森林生態旅游,該縣組織群眾通過發展農(林)家樂和森林旅游人家等個體經營、開展種植和養殖、資源出租或入股經營等途徑,實現人均增收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目前該縣以寶天曼、云露山、七星潭、桃花源等為代表的一批森林生態旅游景區已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并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在森林生態旅游的輻射帶動下,該縣越來越多的群眾搭上了致富快車,走出了一條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