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堅持把農業農村發展擺在優先位置,深度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塑美麗鄉村之“形”。券橋鎮以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廁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讓美麗鄉村圖景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扎實開展污染防治攻堅“全域治理”專項行動,全面排查整改各類問題500條,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問題,全鎮大氣污染、水污染指數均居全縣第七名。投資1200萬元的三間房、龍王廟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全面完成,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示范村、樣板村;廣大干群響應號召,積極行動,形成了人居環境整治高潮,全鎮104個自然村環境治理實現清零62個,占比60%,此外,投資345萬元,對豫01線兩側路肩培土18公里;拆除建筑物、構筑物232處,取締公里兩側占道經營116處。
強鄉村產業之“本”。始終堅持糧食生產不放松,大力發展適宜券橋發展優質高效的弱中筋小麥,品質和單產不斷提升;進一步擴大玉米種植面積,突出選用高產穩產、耐密抗倒、熟期適中、多抗廣適的適宜機械化作業的優良玉米品種,突出抓好玉米密度、整齊度、結實度、成熟度等“四度”的落實,2021年,全鎮糧食總產10.13萬噸,比去年增加0.85萬噸,糧食生產實現“18連豐”。立足產業富民,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穩定高油酸花生種植面積,推廣花生生產新技術,提高花生單產,改善花生品質;依托農業光榮合作社,大力發展小辣椒主導產業,不斷拓展農業產業發展鏈條,推動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落戶、發展;圍繞券馬路和方社快速通道“一橫一縱”兩條道路和鎮區“一個中心”,發展蔬菜大棚種植、食用菌、露天蔬菜種植、小辣椒種植、葡萄、草莓、林果等觀光采摘農業,并依托本草艾等3家艾制品加工企業,實施“訂單農業”。
鑄鄉村文明之“魂”。券橋鎮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生態環境保護、疫情防控、全國文明城市和“美麗小鎮”、“四美鄉村”及“五美庭院”創建、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志愿服務新主體,堅持“六有”標準,夯實實踐載體,規范建立鎮、村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黨員、群眾、巾幗等各種類型的志愿服務隊伍,把志愿者培育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的主體力量,使志愿服務社會化發展、項目化運作,保持文明實踐的常態化、制度化。大力培育文明鄉風,推進移風易俗,積極發揮村規民約、調解委員會的作用,不斷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載體,開展“好婆婆、好媳婦”“三星脫貧戶”等評選表彰活動和文明實踐文藝演出活動、愛國衛生運動等,宣傳正能量,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廣泛調動村民參與文明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廣大村民不僅成為文明實踐活動的受益者,又成為文明實踐的參與者,讓鄉風文明生根發芽,讓“文明實踐”直抵民心。
編輯: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