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抬火紅花轎、嗩吶鑼鼓齊鳴……2月14日傍晚,在焦作沁陽市山王莊鎮廣場上,一場仿古婚禮讓群眾見識了當地老少爺們的傳統絕活——“高抬火轎”,也為元宵佳節增添喜慶的氣氛。
這位身披紅花、踩著高蹺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新郎官,在他的身后,8名身穿古代迎親服飾的男子同樣踩著高蹺,抬著裝飾一新的花轎,在嗩吶樂隊、媒婆的引領下,歡天喜地迎娶新娘。
“今天來看這個高抬火轎非常高興,這也是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很深,剛才我拿著手機一直在錄,等我回去了讓我的朋友們都看看。” 精彩的表演讓前來觀看演出的群眾崔巧麗很是激動。
高抬火轎是沁陽市山王莊鎮萬南村獨有的民間藝術,融合了踩高蹺和抬花轎兩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演出時,演員需要腳踩高度為一米五的高蹺進行表演,難度大、驚險刺激。“高抬火轎”關鍵在這個“火”字。隨著樂曲的節拍,一組組煙火在轎頂燃放,瞬間整個轎子就像夜幕中盛開的菊花,煞是好看。
“高抬火轎”的歷史可追溯到唐宋時期,當地居民自古以來就有踩高蹺、抬花轎鬧新春的習俗。這種習俗在明代得到了脫胎換骨的發展。轎的周圍插上蠟燭,轎頂鑲嵌上能噴射出彩色火焰的龍頭,寓意火旺、財旺,象征著一年里百姓的生活紅紅火火。2007年3月,“高抬火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又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作為高抬火轎第三代傳承人的衛平均,從小就學踩高蹺,到現在已經40多年了,他的孩子和孫子現在都傳承了踩高蹺的技藝,為了響應國家政策讓“非遺”進校園,他免費為村內四、五年級的孩子教授踩高蹺技藝,他說,希望把高蹺人才從小培養起來,盡己所能把“高抬火轎”發揚光大 。
“目前,萬南村每年在過年和喜慶節日期間都會組織‘高抬火轎’的演出,我們的演出隊員有60多個,年齡從4歲到60多歲都有,大家都非常熱愛這個技藝,很愿意為老百姓帶來喜慶的氣氛。”山王莊鎮萬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宋慶功興奮地說。(編輯 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