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可以沒有超大型購物中心,但一兩公里范圍內不能沒有超市、飯館、菜市場。
如果說,大型MALL是城市的面子,小而美社區型商業則是城市的里子;動輒十多萬方的大衛城、萬象城抬升著這個城市的張力,一兩萬方的社區商業則盛放著人間的煙火。
受疫情影響,再加上近年“宅”“懶”經濟爆發、大型購物中心同質化競爭,社區型購物中心有增長之勢,越來越多吸引消費者和投資者的目光。什么樣的社區購物中心最受青睞?
【社區型商業迎來急速生長】
大型購物中心重在買買買,社區商業重在煙火氣;城市綜合體是購物集聚地,商業是其基底,社區型購物中心則是一個家庭會客廳,依靠菜市場、理發店、健身所,為街坊鄰居提供本地化生活服務,人情味是社區商業的靈魂。
原本,鄰里型商業近年有愈發火爆之勢。一方面,大型購物中心同質化嚴重,千篇一律的布局、相似的業態,讓消費者倍感審美疲勞、陡增消費壓力,小而美社區商業則更注重個性化、體驗感,迎合居民碎片化購物,更懂每個家庭的居家需求。
另一方面,新生代消費者“宅”“懶”的需求,催生了“懶經濟”和社群社交,憑借著輻射周邊特定人群的近距離優勢,以及滿足衣食住行的全方位、量身訂制式業態,鄰里型商業俘獲了懶宅一族而大受歡迎。
當下,因為疫情的爆發及反復,更為鄰里型商業添了一把火。新冠疫情使得居民日常出入受限,近距離逛街購物成為消費者的剛需。在與大型購物中心的PK中,“小而美、精而全、便而捷”的社區型購物中心,憑借優秀的抗風險能力,在關鍵時刻補漏,承擔起了保障居民日常基本生活所需的角色,呈現出了更為蓬勃的市場空間。
事實上,社區商業不是新鮮事物,早已有之。小區樓下的底商、臨街的飯店、家門口的便利店等這些零散商鋪,組成了傳統意義上的社區商業。但是,這些商業沿街為市、經營粗放,不成規模、各自為戰,更談不上統一有序專業的運營管理。
當下的鄰里購物中心,摒棄了沿街為市的粗放型社區商業,由專業成熟運營團隊統一打理,引入了“文玩購逛社交”多種業態,強體驗、強社交、重服務、主題化,用場景化空間設計打造周邊居民喜聞樂見的生活社交新天地。
與傳統社區商業相比較,鄰里購物中心環境更優良,配套更齊全,購物更方便,檔次更高端,消費更親民。
而從投資角度來講,社區商業也最適合投資。服務周邊2公里范圍的居民,定位精準、地段好的一兩萬方體量的社區購物中心,最易運營成功,也最適合投資。
將于2023年開業、1.2萬方的名城樂購匯,就是當下鄭州市場上不可多見的社區購物中心。
【位居二七新城核心,1公里坐擁10萬居民】
地段好,定位準,幾乎是所有商業成功的必備要素。
地段,對于社區商業意味著,不僅要押中城市發展方向,還要求周邊密布大量的社區和人口。
名城樂購匯恰好位居北至南三環、南至繞城高速的二七新城的中間核心地帶。城市發展帶來的勢能,必將轉換為商業項目增長的動能。目前,位居二七新城核心地帶的名城樂購匯,周邊沒有商業和產業建成,目前在建和在售的都是住宅,距離商業中心和寫字樓建成還有大段時間空檔期,僅有的底商作為生活配套。抓住稍縱即逝的商業空檔期,是名城樂購匯先天的優勢。
名城樂購匯緊鄰著鼎盛大道,這是二七新區唯一一條東西走向主干道。同時,項目附近未來將開通三條地鐵,7號線(侯寨站在建)僅700米,9號線(規劃中),15號線(規劃中)無縫接駁全城。
而從鄭州商業歷史變遷角度來看,十年前,鄭州城市重心和商業紅利在三環沿線,當時的人口流量催生了類似南三環橄欖城樂購匯這樣的商業中心。
十年后的今天,城市框架的極大拉伸,使得鄭州商業主戰場和人口紅利開始外擴,逐漸從南三環南移至三環四環之間。位居南三環、南四環中間地帶的名城樂購匯,恰好承接住了商業和人口南遷的紅利,如今的南四環附近,將復制再造南三環商業繁榮的可能。
這并非沒有可能。舉例來說,如今人氣爆棚的南三環橄欖城樂購匯,以小面積、多店鋪、高坪效的特點,創造了超越萬達的業績,成為鄭州商業的一個佳話。它周邊小區密集,人流量巨大,家庭消費客群居多,定位為平價消費。
鮮為人知的是,南四環附近的名城樂購匯與上述項目,同屬一個公司,專業的運營團隊和醇熟的商業經驗將無縫接軌到該項目中來。
更為重要的是,名城樂購匯附近同樣人流旺盛。粗略估計,周邊1公里范圍聚集了鑫苑名城、康橋康城、泰宏建業國際城等23個大、中型成熟生活社區,共計15萬人口;附近還有輕院以及多所中小學共約3萬師生,蘊藏著巨大的消費群體。
【定位一站式潮流時尚社區鄰里中心】
周邊學生客群、成熟小區,決定了作為鄰里購物中心的名城樂購匯主打“一站式潮流時尚社區鄰里中心”的定位。
煙火氣、體驗感、差異化,是名城樂購匯一直在竭力追求的方向。煙火氣也是鄰里中心不同于大型購物中心的特質。周末的早上,在名城樂購匯的包子鋪買份豆漿油條,中午和家人吃頓饕餮大餐,下午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后,帶著愛人逛逛服裝店、做做護膚保養,晚上再看場電影,或者和閨蜜約著去酒吧嗨翻一場。
這是名城樂購匯的目標,服務于周邊居民的全齡化購物休閑勝地,打造城市一刻鐘商圈。當然不止有煙火氣,名城樂購匯還有無界城市空間,空中農場,含有天臺跑道的空中運動場,以及2000平米適合孩子互動游樂的主題廣場。孩子們可以體驗親手種植的樂趣、可以感受親自互動的快樂。孩子的到來,多頻次的互動體驗,必然帶動家庭消費,提高消費者在商場的停留時間和消費頻次。
在體驗感方面,項目頗費苦心。名城樂購匯利用層高優勢,打造垂直森林水幕瀑布;整個商場就是一個森林秘境,見縫插針種滿了珍稀綠植,滿目蔥蘢,隨處可見的是一處處盆景,每株綠植都是有專門名家設計而成,有花語、有故事,讓人賞心悅目;眾多植物釋放出充足的氧氣,為整個商場提供清新的空氣,身處樂購匯,恍惚間像是在森林里,感受著自由和富氧。
同時,深入研究周邊居民的生活習慣,考慮到周邊居民多數有城中村經歷,結合老鄭州街巷文化和城中村文化, 通過引入類似小宋城,建業大食堂、文和友等這樣的商業創新體驗消費空間,真的做到了有情懷、有特色,打造鄭州網紅打卡圣地。
在這里,不得不提下名城樂購匯的其中一個亮點——層高有12米!
這是鄭州市面上難得一見的首個垂直商業項目,它將利用3樓12米層高優勢,以星空天幕為設計元素,通過錯層空間設計,形成街巷式室內步行街,將生活動線從橫向改為縱向,建立一個垂直的、高效集中的、改變人們消費體驗的垂直商業體,給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的購物體驗。特別值得一說的是鄭南首家12米高室內攀巖,這在整個鄭州都不多見,攀巖集健身、娛樂、競技于一身,被稱為“峭壁上的芭蕾”、“巖壁上的芭蕾”。光聽都很吸引人是不是!那種恐懼和刺激交加的感覺只有自己試了才知道。
【打造鄭州社區鄰里商業的標桿】
地段、定位是骨,團隊運營則是魂。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由鑫苑與木棉中國聯合打造。鑫苑自不必說,作為上市企業在全國20多個城市累計開發建設項目100余個,碩果累累,擁有豐富的商業運營經驗。
木棉中國對于鄭州商業較為陌生,但它是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商業地產100強,目前管理著超200萬平米的物業,管理資產總值近500億元,年度稅收總額大于20億元,全國各運營項目平均每平米年貢獻稅收3523元/平米/年,憑借著多年運營經驗積淀起了龐大的客戶資源優勢和系統化的產業招商標準化作業能力。這些資源和經驗必將為名城樂購匯項目賦能。
智慧化也是名城樂購匯的特色。名城樂購匯采用了直播式運營,一方面通過培訓商戶的直播技巧,打開除了線下以外的新的增長營收點,增強商戶租金承受力;另一方面,與政府合作落地直播電商平臺,帶動周邊乃至鄭州的特色產品銷售。
名城樂購匯是鄭南首個數字化運營商業。它不僅有傳統上的智慧會員系統、智慧停車系統,還有智慧商圈營銷、智慧建筑管理、智慧商業感知等,目的是通過數字經濟來推動傳統運營模式的升級,以及直播式運營,打破線下空間限制,為商戶賦能。智慧商圈可以推送會員卡、優惠券、免費購、電子禮券,可以一鍵開卡、充值、積分、積分商城,還能舉辦老粉召回 、 常規促銷、會員生日促銷、紅包營銷、抽獎、贈品、返現等活動,通過數字化賦能,商戶清楚地知道到店客群、顧客偏好、最終選擇,以改進經營,也可以借此節省人力,提高營銷優惠的精準度和轉化率,吸引消費者多頻次到場消費,從而提高消費者的粘性,實現“流量即收入”,最終實現銷售額的提升。
當下,鄭州商業經歷了從傳統百貨大樓時代向大盒子購物中心再到超大型城市綜合體過度的時代,下一步強調體驗、情感、社交、差異的消費方式,才是未來商業的發展方向。
鄰里型購物中心以“小而美”、“快而捷”,切中了懶宅一族碎片化消費的痛點,擊中了街坊鄰居注重社交情感的消費需求。
鄭州商業還有偌大發展空間,遠未飽和。拿上海做對比,上海人均購物中心營業面積在19平米,鄭州則為0.7平米,上海購物中心數量達到了322個,鄭州僅有110個。據了解,樂購匯母公司將以橄欖城樂購匯和名城樂購匯為樣板,樂購匯的商業版圖將會在鄭州遍地開花,未來在南三環和南四環之間,將會有更多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強的樂購匯出現在鄭州的各大區域。
在追趕上海商業的進程中,鄭州還有很多可能和想象空間。這其中,社區型商業在助力鄭州商業發展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可以想象,位居二七新城核心地帶,坐擁300萬巨量消費者的名城樂購匯,必將成為鄭州社區鄰里商業的一個標桿。
編輯 苗亞祥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