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頂端新聞·河南商報報道了洛陽宜陽縣馬道小學學生李金丹一家的故事,正式拉開了“暖冬”系列報道的序幕,多年來,我們走遍全省各地,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溫馨的故事、見證一個又一個感人的瞬間,為生活的不易者送去社會的助力。
現在是2021年底,河南商報“暖冬”進行到第11年,我們又將踏上公益之路的征程,再次攜手豫發·錦榮公益社、錦榮國際輕紡城,共同推出“為愛圓夢行”的公益活動。
【這里有大約400名環衛工人,起早貪黑為城市美容】
新密市曲梁鎮的村民陳興發(化名)六十多歲了,十一年前,他去鎮上應聘環衛工,“老了,也要給自己找點事做,”陳興發說,“又是打掃咱曲梁鎮的街道,這不跟打掃自己家一樣嘛?!”
與陳興發抱一樣想法的環衛工,還有很多,曲梁鎮有大約400名環衛工,大多是曲梁鎮本地人,他們就像城市里的美容師,每人起早貪黑、守護著自己幾百米長度的“責任田”,保證垃圾落地即被收,他們沒有節假日,每天穿梭在街道和垃圾中轉站之間。
“也沒有你們想得那么辛苦,”聽到我們問,是不是每天四五點就得開始干活,陳興發連連擺手,“冬天冷,我們七八點才開始干;夏天熱,太陽也出來得早,會比冬天起得早一點。”
十二月中旬過后,氣溫急轉直下,夜間和清晨的最低氣溫低至零下十度,再加上冰冷刺骨的寒風,對于早起工作的室外工作者而言,實在是種煎熬。
冬天的環衛工人們,都穿得鼓鼓囊囊,毛線帽、手套、圍巾一個都不能缺,棉衣外面再罩一層帶有反光條的環衛馬甲,他們的臉上都皴皴的,黝黑的臉蛋被大風刮得通紅,“沒事,一干活就暖和啦!”陳興發笑著說。
【企業向環衛工人代表捐贈棉衣】
位于新密市曲梁鎮的豫發·密蘭小鎮,于2014年正式開建。園區內有50余名環衛工人,豫發集團新密區域總經理吳金光每次路過,看著他們穿著臃腫的冬衣、勤勤懇懇地打掃衛生,室外寒風陣陣,多站一會兒就能從頭冷到腳,他想,總得為環衛工人做些什么。
“豫發·密蘭小鎮就是在開展服裝生產制造相關事業,我們就想,正好給咱曲梁鎮的環衛工人捐棉衣,”吳金光對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說,“我了解到,環衛工人基本都是曲梁鎮本地人,特別是近幾年,我們很明顯地發現,曲梁鎮的街道越來越整潔干凈,這都是全體環衛工用勤勞的雙手裝扮。這次,與豫發·錦榮公益社聯合開展的‘情暖環衛工愛心行’,是希望環衛工人們感受到我們送去的溫暖。”
12月29日上午,豫發·密蘭小鎮向曲梁鎮環衛工捐贈棉衣的現場,新密市市委常委、曲梁鎮黨委書記李靜對在場的環衛工說,每次在大街上見到他們,心里總是洋溢起陣陣感動,“我想到,一個城市的舒適度,與干凈整潔、有條理是分不開的,而這些工作,都是由平時不起眼的環衛工人做的。”
園區內50位環衛工人作為代表,來捐贈現場領取愛心棉衣,棉衣很厚實,還帶著一圈毛領子,“這衣服還挺厚啊,”被捐贈儀式吸引過來的村民圍著棉衣看,“顏色還挺好看嘞!”
曲梁鎮黨委書記李靜將環衛服遞給環衛工人們
當天雖是晴天,但是風很大,環衛工人們拿著棉衣試穿,伸伸胳膊,感受一下衣服大小,顯得特別高興,“就是暖和!”他們露出憨厚樸實的笑容,不好意思地說,“謝謝啊!”
李靜說,城市被?妝點?得愈加美好,都是由環衛工們一點點干出來的,“我也知道,你們之所以心甘情愿做這些,因為這也是你們自己的家鄉,你們希望它變得越來越好,這樣大家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公益是企業的“反哺”】
400余件棉衣,針腳細密、顏色鮮艷,豫發·錦榮公益社社長王丹說,不僅衣服要保暖,還要保障環衛工人的安全,“冬天天黑得早,環衛工人有時在路邊打掃也沒留意,亮色容易辨認,我們想著過往的司機也能在行駛中留個神。”
做公益中的心思縝密,是豫發集團十余年做公益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經驗。今年也是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與豫發·錦榮公益社、錦榮國際輕紡城共同推出“為愛圓夢行”暖冬公益活動的第11年,要說十余年堅持做一件好事的原因,豫發集團董事長王建勛曾說過,“豫發要將公益當作一種事業、作為一個公司的性格。”
豫發集團旗下的各項目單位,也一如既往地踐行王建勛所傳遞的企業價值觀。在豫發·密蘭小鎮,有個多年延續下來的傳統,每年高考分數公布,園區征地用的五虎廟村、李莊村村民家中如有考上本科的大學生,都會獎勵1000元。
“不管是今年7月的水災、還是這兩年發生的疫情,我們都盡自己所能幫助大家、回饋社會,”吳金光說,“2020年第一波疫情爆發后,沒有口罩,我們就在園區內現成立一家口罩廠,將口罩捐贈給基層政府和附近的村民,到現在為止,已經捐贈了超100萬只口罩。”
吳金光將做公益稱為“反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和其中各位父老鄉親的支持,當我們有能力、且社會各界需要我們時,就是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的時候。”
【征集】
2021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再次聯合豫發·錦榮公益社、錦榮國際輕紡城推出“暖冬”系列報道,愛心公益的腳步從未停歇。
在今后的報道中,如果您想提供幫助、或者您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歡迎與記者聯系,我們將會盡可能協調愛心企業、熱心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河南商報熱線:0371-86088666。
編輯:劉夢鴿 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