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李善喜 潘新賀
“以前,俺農民冬閑沒事干,自從種上了大棚菜,一年四季不得閑,這大冷天俺一進溫棚光脊梁,冬寒心暖為明天,只要種好這十幾畝菜,明年能掙幾十萬(元)啊”。12月12日,在河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小羅莊村的精品蔬菜園區里,一眼望不到邊的塑料溫棚一片銀白。外界的氣溫在零度以下,正在棚內栽種番茄苗的農民趙雙群卻光著膀子干得正歡,滿臉汗水的他對來年的好收成充滿著期待和夢想。
小羅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榮鳳介紹說:“俺村于2017年創建了溫棚蔬菜園區,溫棚數量由十幾個發展到86個,采取冬種番茄秋黃瓜,一畝收入五六萬元。看到種菜收入高,外出打工戶都回來了,今年又新建溫棚17個,達到了戶戶種溫棚,四季有活干,實現鄉村振興目標,人人心中一團火啊”!
瞄準當地毗鄰南陽市,水利條件好,土地肥沃的優勢,博望鎮積極引導支持農民大力發展精品蔬菜生產,幾年來,先后在尚莊、小羅莊、張灣、孟河等12個村建成了精品蔬菜專業園區,鎮里用于扶持園區項目建設的資金達580多萬元,新修水泥路22公里,新打機井158眼,架設農電線路7000多米,安裝配電變壓器19臺,有效改變了園區的生產條件。在此基礎上,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造就職業農民,提高蔬菜生產的技術含量為目標,通過積極爭取,與河南農科院、河南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建立了橫向聯合,在博望鎮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每年派出多批專家教授前來指導,培訓技術型農民。共舉辦培訓班14期,培訓農民800多人(次),引進新技術16項,并與山東省壽光市結成蔬菜新技術、新品種交流合作關系,將壽光市最新研究的番茄新品種優先供應給博望鎮示范推廣。今年,有三個村采取在壽光繁育種苗,然后用快遞發往博望的辦法,畝均單產可提高10%以上。
尚莊村是博望鎮最大的精品蔬菜園區,采用溫棚種菜初期的2015年,僅有幾戶種溫棚蔬菜,總面積僅60多畝,農民不懂技術,都是各自為戰,種植模式單一,效益偏低。2017年,新任支部書記李玉中自行建起了鋼骨架冬暖式日光溫室,按照專家指導,采取春番茄—秋黃瓜—冬白菜的種植模式,實現了一年三熟,畝均最高收入突破8萬元。在運用新技術帶頭致富的同時,李玉中還牽頭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推行“六統一”服務:即統一購進溫棚骨架、統一建棚 、統一種植模式、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聯系銷路,黨員干部主動指導幫助群眾建棚種菜。先后建成鋼骨架冬暖式溫室大棚272個,溫棚種菜面積由開始時的70多畝發展到1300多畝。
面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形勢,為了盡快讓農民過上美好生活,博望鎮優化政府配置,加大政策扶持,以園區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為先導,以黨員干部+農戶、產業大戶帶農戶為助推器,努力加速規模膨脹。
據介紹,博望鎮鎮長馬菁翼說:“在建成六個精品蔬菜園區,發展冬暖式鋼骨架蔬菜溫棚1700個的基礎上,博望鎮計劃于今冬明春再發展蔬菜園區3個,涉及6個行政村,新建溫棚500個,保護性栽培蔬菜面積突破萬畝,實現蔬菜生產單項收入超億元的目標”。
寒冬季節人不閑,個個忙碌巧種田,忙搭溫棚忙種菜,汗水澆灌幸福園。時值冬日,天寒地凍。在博望鎮的溫棚蔬菜園區,一個個溫棚里人影晃動,3000多菜農忙著搭建溫棚,開溝施肥,栽苗澆水,光著膀子加油干的農民把汗水滴落在充滿生機的番茄苗上,孕育著來年的更大豐收和美好希望。 (編輯 施尚景)
“以前,俺農民冬閑沒事干,自從種上了大棚菜,一年四季不得閑,這大冷天俺一進溫棚光脊梁,冬寒心暖為明天,只要種好這十幾畝菜,明年能掙幾十萬(元)啊”。12月12日,在河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小羅莊村的精品蔬菜園區里,一眼望不到邊的塑料溫棚一片銀白。外界的氣溫在零度以下,正在棚內栽種番茄苗的農民趙雙群卻光著膀子干得正歡,滿臉汗水的他對來年的好收成充滿著期待和夢想。
小羅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榮鳳介紹說:“俺村于2017年創建了溫棚蔬菜園區,溫棚數量由十幾個發展到86個,采取冬種番茄秋黃瓜,一畝收入五六萬元。看到種菜收入高,外出打工戶都回來了,今年又新建溫棚17個,達到了戶戶種溫棚,四季有活干,實現鄉村振興目標,人人心中一團火啊”!
瞄準當地毗鄰南陽市,水利條件好,土地肥沃的優勢,博望鎮積極引導支持農民大力發展精品蔬菜生產,幾年來,先后在尚莊、小羅莊、張灣、孟河等12個村建成了精品蔬菜專業園區,鎮里用于扶持園區項目建設的資金達580多萬元,新修水泥路22公里,新打機井158眼,架設農電線路7000多米,安裝配電變壓器19臺,有效改變了園區的生產條件。在此基礎上,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造就職業農民,提高蔬菜生產的技術含量為目標,通過積極爭取,與河南農科院、河南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建立了橫向聯合,在博望鎮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每年派出多批專家教授前來指導,培訓技術型農民。共舉辦培訓班14期,培訓農民800多人(次),引進新技術16項,并與山東省壽光市結成蔬菜新技術、新品種交流合作關系,將壽光市最新研究的番茄新品種優先供應給博望鎮示范推廣。今年,有三個村采取在壽光繁育種苗,然后用快遞發往博望的辦法,畝均單產可提高10%以上。
尚莊村是博望鎮最大的精品蔬菜園區,采用溫棚種菜初期的2015年,僅有幾戶種溫棚蔬菜,總面積僅60多畝,農民不懂技術,都是各自為戰,種植模式單一,效益偏低。2017年,新任支部書記李玉中自行建起了鋼骨架冬暖式日光溫室,按照專家指導,采取春番茄—秋黃瓜—冬白菜的種植模式,實現了一年三熟,畝均最高收入突破8萬元。在運用新技術帶頭致富的同時,李玉中還牽頭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推行“六統一”服務:即統一購進溫棚骨架、統一建棚 、統一種植模式、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聯系銷路,黨員干部主動指導幫助群眾建棚種菜。先后建成鋼骨架冬暖式溫室大棚272個,溫棚種菜面積由開始時的70多畝發展到1300多畝。
面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形勢,為了盡快讓農民過上美好生活,博望鎮優化政府配置,加大政策扶持,以園區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為先導,以黨員干部+農戶、產業大戶帶農戶為助推器,努力加速規模膨脹。
據介紹,博望鎮鎮長馬菁翼說:“在建成六個精品蔬菜園區,發展冬暖式鋼骨架蔬菜溫棚1700個的基礎上,博望鎮計劃于今冬明春再發展蔬菜園區3個,涉及6個行政村,新建溫棚500個,保護性栽培蔬菜面積突破萬畝,實現蔬菜生產單項收入超億元的目標”。
寒冬季節人不閑,個個忙碌巧種田,忙搭溫棚忙種菜,汗水澆灌幸福園。時值冬日,天寒地凍。在博望鎮的溫棚蔬菜園區,一個個溫棚里人影晃動,3000多菜農忙著搭建溫棚,開溝施肥,栽苗澆水,光著膀子加油干的農民把汗水滴落在充滿生機的番茄苗上,孕育著來年的更大豐收和美好希望。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