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王炳中
11月4日下午,走進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三間房村,巾幗志愿服務隊在文化廣場伴隨著悠揚的舞曲翩翩起舞,為小小鄉村增添了一抹靚麗的景色。
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精神力量和支撐,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和源泉。近年來,方城縣券橋鎮堅持文化建設方針,把牢文化發展方向;夯實文化基層基礎,營造良好文化氛圍;推進以文化人活動,培育文明向上新風,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全面開花、多姿多彩。
堅持文化建設方針,把牢文化發展方向。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的,做到“五個堅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推進文化創新;堅持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發展當代文化相結合;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
夯實文化基層基礎,營造良好文化氛圍。按照一個村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簡易戲臺、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器材、一套體育設施器材“七個一”標準,建成投運了各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農家書屋”,實行免費開放,使群眾樂不出村,娛不遠行,活躍文化生活,提升生活質量,陶冶精神情操。積極發掘傳統文化,努力打造“嗩吶”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券橋嗩吶的知名度,逐步恢復券橋舞獅和旱船文化,大力弘揚德孝文化,傳承中醫藥文化。以黨史學習和“四史”宣傳教育為契機,借助紅色基地,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以普法宣傳教育為契機,大力發展法治文化。不斷滿足群眾多方面文化需求,發展廣場舞等當代文化、新時代文化。持續傳承戲曲文化,進行高臺勸化。常態化開展“掃黃打非”活動 ,守護鄉村振興“文化凈土” 。
推進以文化人活動,培育文明向上新風。“走出去”拓寬視野提升水平,組織嗩吶班、廣場舞隊參加市縣比賽活動,2支嗩吶班獲得金獎,2支廣場舞隊分獲二、三等獎。“請進來” 滿足群眾不同文化需求,邀請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原河南省京劇院)、河南省豫劇一團、南陽市曲劇團、縣豫劇團等到鄉村開展“舞臺藝術送農民”“百姓宣講直通車”“紅色文藝輕騎兵”等專場演出活動,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欣賞到省市名家的精彩演出;邀請方城縣文廣新局電影放映隊多次到村放映精彩影片,為群眾帶來了視聽盛宴。組建券橋鎮文藝宣傳隊,編排三句半“券橋鎮里喜事多”,天津快板“和諧大愛券橋鎮”等節目,到全鎮各個行政村進行文藝演出。借助各村農家書屋,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活動。創造性地開展文化墻建設,讓“墻體代言”,使“漫畫說話”,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力量,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教育。
“健康向上、內容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將黨的方針政策融入其中,寓教于樂,起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成風化俗的作用,既活躍了鄉村氣氛,又凈化了農村風氣。”券橋鎮黨委副書記屈會麗說。
編輯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