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鎮平縣以開展“紅雁領飛”活動為抓手,實施“雁陣培育計劃”,充分發揮“頭雁”群體矩陣效應,推動村級黨組織由“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識精準,分梯隊。依托“南陽智慧黨建平臺”系統,將全縣432名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工作實績、測評考核、獎懲情況等信息集中上傳平臺,進行動態儲存,建立“一人一檔”電子檔案并定期動態更新。結合各村(社區)實際,統籌考慮性別、年齡、學歷、獎懲情況和致富帶富能力等因素,利用云平臺智能篩選、數據整合等功能進行分析研判,確定“四色評定”類別,分梯次對農村黨支部書記分進行培育。目前,全縣縣級以上重點培育梯隊共432人,指導鄉鎮確定計劃培育梯隊400余人。
強培育,促提升。注重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依托市農業職業學院和縣委黨校、鄉(鎮)黨校等教學基地,采取專題輔導、現場教學、交流互動等形式,根據鄉村工作情況,分批次對村黨支部書記開展3至4天的素質能力提升培育。組織到駐馬店、湖北襄陽和山東臨沂等地村集體經濟強、營商環境優、黨建氛圍濃的地區調研學習,幫助參訓人員解放思想、增長見識,提升格局,增強謀創新、促發展、抓落實能力。同時,加強與高校合作,持續實施村干部“學歷提升計劃”,計劃用3至5年全部提升村干部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此外,探索實行“導師幫帶制”,組織縣、鄉領導與支部書記結對聯系,精準開展幫帶服務,不斷提升能力素質和履職盡責能力。
重實效,助振興。按照全縣工作要求,指導村黨支部書記,統籌村級實情、個人優勢等因素,堅持“一村一品”發展思路,謀發展、定方向,制計劃,建臺賬,明責任、定時限。同時,以深化“大比武”活動為載體,每年評選20名左右的優秀支部書記群體,著力培育壯大。馬莊鄉大龍廟村黨支部書記王龍引進華鼎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吸引70余人務工,帶動貧困戶20余人長期增收致富;楊營鎮程廟村黨支部書記趙菊峰帶領村民,修建文化廣場、村民用上天然氣、水沖式衛生間……近年來,全縣以黨建引領為支撐、以產業發展為基礎、以環境提升為突破,奮力推進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編輯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