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播帶貨需謹慎
1、查驗網店資質。消費者要選擇有第三方交易平臺且經營規模較大、專業性強、經營規范、知名度高、口碑及品牌較好的專業購物網站。多關注相關經營者資質和信用,對網店的營業執照、行業許可、網店信譽、綜合評價等信息進行全面評估,理性參與促銷活動。
2、不為低價所惑。多熟悉電商及相關經營者的常見價格手法及所購產品的質量情況,提前關注商品價格,不被虛假折扣所迷惑,不被明顯低價所誤導。
3、直播帶貨需謹慎。消費者要冷靜面對秒殺、勸誘,一定要多比較,避免盲目下單,不要輕易相信直播間的網絡廣告,拒絕私下轉賬,防范網購騙局。
二、購物規則莫大意
1、細讀促銷規則。“雙11”促銷活動中,商家以定金預售、發放紅包、返券等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購物,有些優惠政策會附帶一些限制條件,消費者不要被商品頁面上大大的“到手價”吸引,而要仔細算算實際支付價是多少。
2、細算優惠幅度。不要只看優惠券價值多少,而要看看使用的前置條件是什么,有無時限、門檻?是滿減還是滿贈?是本次購物就可用,還是需要再次購物才可用?滿減所要達到的金額又是如何計算的,是所有購買商品均可累加還是只有部分商品可以累加?是全款可累加還是尾款累加?一定要仔細閱讀,并向客服詢問清楚后再下單。
三、售后服務要了解
1、了解退換政策。消費者在購物前一定要仔細查看相關退換貨政策和承諾,做好與商家的溝通詢問。例如,是否支持7日無理由退換貨。
2、區分“定金”與“定制”。特別提醒消費者,定金預售商品并不等同于定制商品。定金預售商品應該享受7日無理由退換貨的權利,定制商品不享受7日無理由退換貨。有的電商故意混淆兩者的意思,蒙騙消費者。
四、購物快遞重環節1、關注發貨流程。因“雙11”購物量大,易出現延遲發貨,應謹慎購買對于時鮮或儲存條件有嚴格要求的商品;密切關注商品物流配送動態,事前與商家約定發貨時間,遇到“已發貨卻查不到物流信息”、“未收到貨卻顯示已經簽收”等異常情況時,要立即與賣家或網站平臺溝通,避免因時間過長,系統自動付款。
2、重視簽收環節。在簽收快遞物品時,盡量做到開箱驗貨,遇有不符合情況時應當面拒簽。對于已簽收的物品,要對相關消費憑證和必要的包裝保留適當時間,做好包裝物品的處置,防止個人信息泄露。
五、資金信息保安全
1、保障資金安全。網購的支付手段越來越多,消費安全問題也日漸凸顯。為保障安全,消費者最好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或可靠的交易形式支付貨款。
2、謹防信息詐騙。通過電話、短信等形式接到的退款、網址鏈接、電話號碼、中獎信息等內容要警惕,要多方核實;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銀行卡號、姓名、身份證號等私人信息,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或銀行卡被盜刷。
六、依法維權留證據
1、注意收集證據。消費者在網購時不要輕信商家口頭承諾,要保留好消費訂單信息或其它消費憑證,以及商品交易(訂單)頁面和與商家的聊天記錄等電子證據,最好對促銷頁面進行截屏保存,并索取有效購物憑證或發票,以備發生消費糾紛時使用。
2、依法主動維權。如果消費者遇到網絡購物糾紛,和商家協商無果后,可向商家所在經營地的12315或者直接向我市各級消費者協會投訴,當地消協組織均可將消費者投訴通過該系統直接發送到加入“網絡消費投訴直通車”的電商企業(平臺)的售后服務體系,電商企業(平臺)收到投訴后立即開展調查核實、快速處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消費者異地維權成本,縮短維權時間,提高維權效率。(頂端新聞 河南商報 闕楠 通訊員 吳彥華)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