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扶持 走出花卉銷售新路徑
皂莢、銀杏沿道路交錯排列,玫瑰、紫薇在園中爭奇斗艷。國慶前夕,遍布城鄉的花木把鄢陵縣的村村鎮鎮裝扮得繁花似錦。
“只要29.9元,就能把一棵可愛的幸福樹帶回家,直播間的朋友們趕快行動起來吧……”位于鄢陵縣柏梁鎮孫莊村的鄢陵中天花卉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雷天行正兼職主播,在抖音上對他公司的幸福樹、臘梅、蝴蝶蘭、蕙蘭、杜鵑、山茶、仙客來等盆栽花卉進行推介。不遠處,工作人員們正在為打包發件而忙碌不已。
“記得多加點泡沫和稻草。”直播間隙,雷天行不忘提醒注意售后服務。
雷天行,一個80后小伙子,大學畢業后,利用鄢陵花鄉傳統優勢,扎根農村,進行花卉創業,免費為廣大花農上課、帶貨,帶領全村花農走上了共同富裕的璀璨花路。
“當時,村子離鄢陵縣花木交易市場不遠,一畝地1200元的租金,而我選種的都是種苗成長周期短、銷售快、效益高、行情好的,可以說區位優勢和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雷天行介紹,當他提出要做花木種植時,家人都不太贊成,說你一個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也不懂種植技術,就是瞎折騰。“但是,我堅信自己的判斷。2017年5月,我拿著向親戚朋友籌集的35萬元資金,租用了本村的10畝土地,創辦了鄢陵中天花卉有限公司。”
雷天行一方面積極向花木專家和有經驗的花木種植戶虛心學習請教,向實踐學習,很快他就成為了花木行業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他積極開展技術創新,依靠技術力量保障公司發展。如今雷天行公司的土地租用面積已經擴展到了21畝,有自動控溫大棚2個,種植有各類花卉苗木5萬多株,大小盆景7000多盆,花卉品種有50多個。
2020年疫情發生后,雷天行公司的銷售一度陷入停滯,而且資金運轉遇到了嚴重的困難,當地稅務部門在走訪中了解到了他的情況后,當即協調該縣農商行通過稅銀互動的方式,向他提供了60萬元的納稅信用貸款,使他的企業有了持續發展的動力。
雖然疫情影響到了實體銷售,但也加速了網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雷天行也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不但在“鄢陵花木市場網”“花木中國網”“花木信息網”等電子商務平臺上發布花卉苗木供銷信息,還通過抖音直播的形式進行網上適時銷售,為拓展銷售范圍,他還邀請周邊村因疫情未復學的大學生加入,訂單量猛增。
“回顧創業歷程,稅收給了我們很大幫助”,雷天行坦言,“公司成立初期,面臨著銷售渠道不暢通、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稅務部門進行了‘一對一’、面對面的政策輔導,幫助解決了很多難題。”談及稅收政策扶持,雷天行滿是感動。
憑借優質的花卉苗木和貼心的售后服務,雷天行如今在電商市場中闖出了一條路子。“目前我的微信和抖音里有上25000多個好友。剛開始時,一天也就賣一兩盆,但過了一段時間,銷量越來越多,現在最多時每天能賣6000多元錢。”
政策扶持 打造鄉村振興新模式
“您好!您通過抖音上預定的6箱陽光玫瑰給您送到小區大門口了,請您及時收取。”9月15日,鄢陵縣碧璽葡萄種植合作社負責人、葡萄種植專家趙延彬電話提醒網上客戶及時領取網購的葡萄。
趙延彬畢業于信陽農林學院農學專業,在長垣市某農牧集團工作,先后任技術員、廠長、技術總監,年薪20多萬元。在外多年,趙延彬心里一直渴望在家鄉創業,2013年10月,趙延彬和同是信陽農林學院畢業的妻子杜瑩一起回到老家鄢陵縣彭店鎮古城村,決定利用所學專業和在外種植經驗發展葡萄種植業。辦企業要有資金,他們是白手起家,錢從哪來?為此,他們跑遍了親戚朋友去借錢,又申請了銀行貸款,歷經種種磨難,終于籌措到資金100多萬元。
“許多人都不理解我們的做法,甚至懷疑我們倆瘋了。在朋友們眼中,兩個返鄉的大學生回家種葡萄,感覺著這些年的學業白上了,而且我們倆從小到大上學,沒干過一天的農活就想創業,太天真了。”杜瑩說。
說干就干,他們在家鄉租地40畝,成立了鄢陵縣碧璽葡萄種植合作社,建成了葡萄園。種植了陽光玫瑰、夏黑、紅提、美人指、巨峰5個葡萄品種,前兩年處于幼苗時期,不掛果,隨后幾年好不容易豐產了,銷售收入也增加了,但由于2019年突現異常寒冷天氣,致使果樹凍死過半,直接虧損50萬元,當晚,趙延彬坐在葡萄園里一夜無眠,欲哭無淚。該縣彭店鎮黨委、鎮政府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為趙延彬協調購置了化肥和農藥,并協助辦理了農業災害保險賠付。該縣稅務部門也組織稅收業務骨干深入到葡萄園,向趙延彬夫妻倆宣傳輔導大學生自主創業稅收政策、農產品自產自銷有免稅政策和疫情期間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政策,每筆減免的錢都能讓他用在刀刃上,讓他又有了揚帆再啟航的信心和決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該縣地方黨委政府和稅務部門的有力扶持,再加上趙延彬夫妻倆后期的精心管護,大部分葡萄苗安全度過寒冬,長勢喜人,連續2年獲得豐收,在銷售方面,趙延彬在做好實體銷售的同時,積極拓展網上銷售渠道,在商憶網、微信、抖音、淘寶等電商平臺上開設企業號,通過“線上預訂+送果上門”的營銷方式,不但銷售額增加了40%,銷售價格也提升了15%,趙延彬不但還清了貸款,還利用剩余資金擴大了葡萄種植規模,面積達到200畝,兩個生產園區,帶動附近村民就業80多人。
趙延彬致富不忘鄉親,建園以來,他為周邊村的閑散勞動力提供了50個就業崗位,幫助他們增收致富,同時,充分利用“公司+農戶”模式,幫助貧困家庭建立自己的鮮葡萄種植園,充分利用專業人才種植技術,免費為他們提供栽培管理、網絡銷售等技術服務。
當談到未來規劃時,趙延彬滿懷信心,他說,他將投入500萬元建成葡萄酒酒莊,結合農家樂和采摘游,推出“住農家院、吃農家飯、賞農家景”等休閑項目,將葡萄園打造成集“生態、科普、觀光、休閑”為一體的居民休閑娛樂“后花園”。
近年來,當地稅務部門通過面對面輔導、遠程服務等方式,解決了不少涉稅問題,還幫助了解最新稅收優惠政策,讓創業之路更加順暢。“農創客是"三農"工作的新生力量,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寶貴人才,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助力鄉村振興、助力創客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鄢陵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徐華表示。
截至目前,鄢陵縣共有電商應用企業1000多家,農村網店2000多家,有600多位‘80后’‘90后’大學生“農創客”在家門口帶動農民致富增收,引領鄢陵農業走上轉型升級之路,在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行業大顯身手,為全縣農村群眾穩定增收、率先實行鄉村振興找到了出路。(李建亞 李鐵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