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1日,河南鄭州出現罕見持續性降水天氣過程。在保障關區人員和財產安全的同時,面對天災,如何幫助企業群眾應對困難,減少企業經濟損失,鄭州海關始終在行動。
7月22日,隨著河南降雨帶逐漸北移,鄭州地區降雨逐漸結束,鄭州等地區汛情得到好轉。鄭州海關根據汛情特點,及時完善防汛救災工作部署,積極做好鄭州等地汛后處置,加強對豫北受災地區隸屬海關的支持和指導,做好風險隱患排查,保障關區政務、業務逐步恢復,并嚴格做好災后防疫等工作。
全面排查,確保風險隱患整改到位
鄭州海關繼續對海關通關業務現場的安全風險隱患進行排查,確保排查不留死角,對汛期發現的漏水等問題再次進行確認,確保整改到位,避免后期出現安全隱患。
在新鄭綜合保稅區現場,新鄭海關聯系協調地方政府和相關運維單位,對區內圍網、卡口設備、網絡和監控機房、視頻監控、電子地磅、強電、弱電等相關設施進行全面排查,梳理匯總因暴雨災害造成的各類問題清單,制定整改落實措施,協調地方政府及時予以解決。
全力保通,及時恢復關區政務業務
由于暴雨,鄭州市市政于7月20日下午停電,導致海關信息化系統停用,在用電恢復后,鄭州海關全力排澇搶修,保證關區電力、網絡及各項通關信息化系統及時恢復。并對各環節功能進行深入細致檢測排查,確保系統完全正常運轉,避免在業務辦理中產生問題。
除此之外,鄭州海關對汛情期間應急辦理的業務形成清單,做好單證合規性審查,避免緊急情況下業務辦理疏漏。對人工登記等方式完成的業務及時進行系統補錄,保證業務數據在系統內留痕。
對各通關現場業務設備運轉情況進行摸排,確保通關現場各項業務可以正常辦理。對關區重點設備進行升級,增強設備抵御各類災害能力,避免設備受損。
在中歐班列鄭州海關監管現場,鄭州車站海關成立了復工復產專班,指定專人對接中歐班列運營企業,了解企業通關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及時予以答復解決;針對轄區監管場所卡口系統損壞實際情況,聯系監管場所運營人跟進維修,在此期間繼續采用人工抬桿方式保障集卡車輛快速安全進、出區;針對監管場所目前不適宜查驗的情況,根據企業申請,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開展外場查驗,保障布控查驗工作有序進行。
在20日到25日期間,卡口人工驗核抬桿共計291組集裝箱,其中進區212組集裝箱,出區79組集裝箱。
新鄭海關制定災后處置方案并統一通知區內企業。整理應急處置暴雨災害期間單證材料檔案,在卡口通關系統上補錄人工驗放過卡口操作294車次,對于報關單和核放單布控的貨物做好后續處置工作,解決車輛已人工驗放導致的系統遺留問題。
同時,盡快推動落實新鄭綜合保稅區信息化升級改造工程落地建設,加快智慧海關建設的調研,提高應對災害再次發生造成園區信息化系統癱瘓問題再次發生。
全面部署,加強災后防疫工作落實
為加強災后防疫工作落實,鄭州海關及時補充配備防疫消毒器具和耗材,做好海關辦公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監管場所和口岸區域清淤及消毒工作。
與此同時,根據需要,定期開展通關區域消毒噴殺。鄭州海關進一步加強口岸地區疫情防控,嚴格落實防疫相關規定,在通關作業中做好個人安全,做好與來往企業人員之間的防護。避免疫情交叉感染,避免“大災之后有大疫”情況的發生。
(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