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治理“三起來”的洛陽探索
●洛宣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強則國家強。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調研指導工作時,提出了縣域治理“三起來”的要求,即“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
“十三五”以來,洛陽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要求,搶抓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著力構建“四級聯動”現代城鎮體系,加快推動南部生態涵養區與北部城市發展區協同發展、深入實施“一中心六組團”城市發展戰略,推動城區經濟和縣域經濟“雙向發力”,探索走出了具有洛陽特色的以縣域治理“三起來”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做強做優中心城區,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十三五”以來,立足定位,澗西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科技服務等產業,打造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的樣板;西工區重點發展商務服務、科技服務等產業,加快商貿服務業轉型升級;老城區做優做強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等產業;?河區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裝備、商貿物流等產業;洛龍區重點發展現代金融、大數據、文化旅游等產業;孟津重點打造中西部地區最大的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洛陽高新區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科技服務業;伊濱區重點發展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高端商務服務、會展服務等產業,打造洛陽“明日新城”;龍門園區聚焦園區、景區、社區“三區”融合發展,打造三區融合詩和遠方的世界龍門!
縣域強則城市強。洛陽現轄8縣7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h域人口、經濟、面積占比高,決定了其在洛陽發展全局中始終是強力支撐、堅實底盤。
“洛陽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縣域,短板在縣域,潛力也在縣域。要自覺扛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要求,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重任。”洛陽市委主要領導多次強調。
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洛陽市堅持以理念引領開新路、以特色發展創優勢、以動能轉換增后勁、以非公經濟激活力,著力壯大產業實力、提升城建水平、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
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洛陽按下“快進鍵”。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縣域經濟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為全市經濟總量先后跨過4000億元、5000億元大關提供了有力支撐。
城鎮承載力顯著提升。城鎮化率由“十二五”末的52.7%提高至去年的64.98%。“一中心六組團”快速路網基本建成,特別是中心城區與組團縣區之間的交通連接、產業承接、生態對接不斷加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伊川、新安依托有色金屬產業基礎,積極引進龍頭企業、推進產業轉型,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汝陽著力打造綠色建材產業帶,偃師新能源車實現集聚。宜陽縣率先在全市推進產業集聚區體制機制改革。
溝域生態經濟隆起特色產業。近年來,洛陽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山川地貌實際,創造性發展溝域生態經濟。欒川憑借生態優勢,打造“奇境欒川”的全域旅游產業鏈條;洛寧縣打造“上戈蘋果”“馬店金珠沙梨”等特色農業品牌,品牌農業帶貧模式位列全省“十大帶貧模式”之首;嵩縣著力培育以“林、藥、牧、煙、菌”為重點的高效農業,特色產業蓬勃興起。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持續疊加,中央、省、市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政策不斷加持,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使命在肩,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邁向高質量,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洛陽市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要求,堅持一手抓項目建設“牛鼻子”,一手抓場域載體“強磁場”,切實加快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心城區與縣域經濟“雙向發力”,不斷厚植洛陽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為建設現代化強市、洛陽都市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絢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坦P: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高新區 打造高質量發展“強磁場”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偃師區 搶抓戰略機遇推進“一極三區”建設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新安縣 奏響轉型發展“變奏曲”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伊川縣 打造都市圈重要經濟增長極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宜陽縣 繪就“富美”出彩新畫卷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洛寧縣 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西工區 爭當洛陽都市圈建設排頭兵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河區 項目帶動凝聚發展“硬核力量”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洛龍區 添彩副中心 助力都市圈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伊濱區高質量打造洛陽“明日新城”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龍門園區 打造石窟寺保護利用新高地
【百年偉業 出彩中原】洛陽篇丨嵩縣 “四驅并進”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編輯:劉夢鴿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