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樊創佳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眼下,平頂山市汝州大地萬頃麥田里忙碌一片。
6月8日午后,汝州市王寨鄉脫貧戶劉強拿著小木耙子把攤開的麥子來回扒拉,晾曬在家門前、院內、平房上的麥粒翻曬一遍,他身上的汗衫涼褲也濕透了。

“等會兒咱倆再出去地頭拉點麥稈吧,整點配料,這幾個羊吃哩越來越多了。” 劉強回屋喝了一碗涼水,正在喂羊的妻子“命令”就下達了。循聲望去,十只大山羊在圈內搶食撒歡。
“今年麥子收成不賴,一畝地差不多1000斤,一斤1.17元,共承包了9畝地,足夠還銀行的八千元貸款了。”劉強是汝州農商銀行扶貧小額貸款的受益者之一。 “這十來只羊是凈落,過幾天賣了再逮幾只小的喂。”他盤算著。
據了解,為支持鄉村振興,汝州農商銀行充分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細分服務網格,全力做好支農、涉農資金管理工作,保證夏糧收購和農業生產資金供應。截至5月底,該行共計發放 “三夏”生產專項貸款2.21億元,有力支持了全市“三夏”生產,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安排部署到位。成立了“三夏”工作領導小組,以開展“鄉村振興”和“普惠金融”為契機,制定信貸服務方案,要求客戶經理主動與村委對接,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走田間,訪農戶,調研金融服務需求,簡化貸款手續,農戶僅需填五張表即可辦理完成。同時,扎實做好“三夏”期間脫貧攻堅工作,切實保障貧困戶糧食豐收,顆粒歸倉。截至目前,該行累計發放扶貧貸款71334萬元,占汝州市累計發放金額的90%以上,帶動貧困人口47059人。

幫扶資金到位。抓住“三夏”生產農民資金需求有利時機,強化信貸營銷,在全轄大力開展“整村授信”,擴大小額授信貸款覆蓋面,實行農業類貸款敞口發放,對從事夏糧生產、收購、加工、運輸、銷售和夏播的農戶和企業進行拉網式調查,對信用度好、資信度高的農戶適當放寬授信額度和服務范圍,以最快的速度把資金發放的農民手中,做到“效率一流、服務一流”。截至5月底,該行各項貸款余額達111.12億元,其中發放涉農貸款110.49億元,占比99.43%。
優化服務到位。發揮網點遍布城鄉優勢,在各村莊醒目處懸掛宣傳橫幅,向村民發放存款宣傳單,公開客戶經理包村范圍、聯系電話等服務信息,全方位、多渠道宣傳支農惠民政策。同時,積極加大農村地區電子機具及自助設備的布放力度。截至5月底,該行已安裝ATM機99臺、POS機662臺,設立農民金融自助服務點94個,發展電子銀行23.26萬戶,架起了 “三夏”生產“支付綠色通道”,助力了豐產豐收。( 編輯 呂瑞天 )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眼下,平頂山市汝州大地萬頃麥田里忙碌一片。
6月8日午后,汝州市王寨鄉脫貧戶劉強拿著小木耙子把攤開的麥子來回扒拉,晾曬在家門前、院內、平房上的麥粒翻曬一遍,他身上的汗衫涼褲也濕透了。
“等會兒咱倆再出去地頭拉點麥稈吧,整點配料,這幾個羊吃哩越來越多了。” 劉強回屋喝了一碗涼水,正在喂羊的妻子“命令”就下達了。循聲望去,十只大山羊在圈內搶食撒歡。
“今年麥子收成不賴,一畝地差不多1000斤,一斤1.17元,共承包了9畝地,足夠還銀行的八千元貸款了。”劉強是汝州農商銀行扶貧小額貸款的受益者之一。 “這十來只羊是凈落,過幾天賣了再逮幾只小的喂。”他盤算著。
據了解,為支持鄉村振興,汝州農商銀行充分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細分服務網格,全力做好支農、涉農資金管理工作,保證夏糧收購和農業生產資金供應。截至5月底,該行共計發放 “三夏”生產專項貸款2.21億元,有力支持了全市“三夏”生產,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安排部署到位。成立了“三夏”工作領導小組,以開展“鄉村振興”和“普惠金融”為契機,制定信貸服務方案,要求客戶經理主動與村委對接,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走田間,訪農戶,調研金融服務需求,簡化貸款手續,農戶僅需填五張表即可辦理完成。同時,扎實做好“三夏”期間脫貧攻堅工作,切實保障貧困戶糧食豐收,顆粒歸倉。截至目前,該行累計發放扶貧貸款71334萬元,占汝州市累計發放金額的90%以上,帶動貧困人口47059人。
幫扶資金到位。抓住“三夏”生產農民資金需求有利時機,強化信貸營銷,在全轄大力開展“整村授信”,擴大小額授信貸款覆蓋面,實行農業類貸款敞口發放,對從事夏糧生產、收購、加工、運輸、銷售和夏播的農戶和企業進行拉網式調查,對信用度好、資信度高的農戶適當放寬授信額度和服務范圍,以最快的速度把資金發放的農民手中,做到“效率一流、服務一流”。截至5月底,該行各項貸款余額達111.12億元,其中發放涉農貸款110.49億元,占比99.43%。
優化服務到位。發揮網點遍布城鄉優勢,在各村莊醒目處懸掛宣傳橫幅,向村民發放存款宣傳單,公開客戶經理包村范圍、聯系電話等服務信息,全方位、多渠道宣傳支農惠民政策。同時,積極加大農村地區電子機具及自助設備的布放力度。截至5月底,該行已安裝ATM機99臺、POS機662臺,設立農民金融自助服務點94個,發展電子銀行23.26萬戶,架起了 “三夏”生產“支付綠色通道”,助力了豐產豐收。( 編輯 呂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