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萋萋,白鷺翩翩。初夏時節,在南陽市新野縣上港鄉梁營村,湍河和白河呈直角相匯,河灘寬闊,水深流急,波光粼粼,如詩如畫。自?水湍波溯流而上,直至鄧州市汲灘鎮入境處,湍河新野段碧波蕩漾,兩岸楊柳堆煙。這就是自清朝流傳至今的新野八景之一?水湍波。
湍河新野段雖然僅15.5公里,但灘涂面積大大,主河槽左右變位頻繁,塌岸時有發生,成為該縣洪災嚴重河流之一。面對夏季洪澇,新野縣一方面未雨綢繆,入汛前基本完成“清四亂”任務,確保河道行洪暢通;另一方面,湍河治理各級聯合黨組織、黨員先鋒隊迎難而上,用忠誠和熱血筑就了抗擊洪水的銅墻鐵壁,續寫了一曲撼天動地的新時代壯歌。
黨建鏈串起治理鏈。南陽市全域黨建助力湍河治理工作方案出爐后,新野縣湍河治理聯合黨總支部第一時間掛牌成立,縣主要領導任湍河治理聯合黨總支部書記,河道治理相關縣直單位一把手任黨總支部副書記,委員為組織、紀檢、水利、公安等縣直部門和湍河沿線鄉鎮負責人。河道流經的王集、上港兩鄉鎮也建立聯合黨支部,流域內各村設立聯合黨小組,扭轉過去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局面,共同構筑湍河常態化管控網絡。
“縣鄉村三級聯動,行動迅速,用黨建鏈串起了治理鏈,全域治水,成效突出。”4月30日,南陽市湍河治理聯合黨委副書記趙鵬在新野縣指導全域黨建助力湍河治理時,高度肯定了新野經驗。
齊心奪取防汛勝利。去年汛期,面對歷史罕見的洪水突襲,成為新野縣全域黨建助力湍河治理體系的試金石。該縣依照市湍河治理聯合黨委關于防汛“六個到位”的要求,新野縣全面做到風險排查到位、預案制定到位、聯動預警到位、物資儲備到位、快速反應到位、黨建保障到位——縣鄉兩級9個部門15個聯合黨小組258名黨員,舉黨旗戰一線、亮黨徽當先鋒,成立黨員志愿巡河隊、搶險隊,示范帶動入黨積極分子、人民群眾做好防汛隱患篩查;各村組建立防汛網格,24小時進行不間斷巡邏……天災面前,干部和群眾沒有旁觀者,共同筑起共御水患的鋼鐵長堤。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全域黨建的制度創新,為建設“河清水暢景美新湍河”、做大“金山銀山”提供有力保障。該縣與湍河上游鄧州市汲灘段聯合黨支部負責人對接,商討聯手治理湍河,形成定期對接機制;斥資300余萬元,高標準建成縣智慧河長監控調度中心,在湍河安裝14個探頭,對非法采砂易發段和其他敏感區域實行全天候實時監控;人防+技防,河道治理無死角……一套全域黨建助力湍河治理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已然形成。
“全域黨建助力湍河治理全域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黃慧深有感觸道,“照著這條路子走下去,湍河兩岸正打開更具想象力的未來空間。”
編輯:李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