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報記者宋紅勝 通訊員 侯夢雪
近日,為期三天的“百年紅刊創(chuàng)刊號巡展”在新鄉(xiāng)市新華書店購書中心落下帷幕,近萬名新鄉(xiāng)市民到現場觀展。
據了解,此次巡展由河南省新華書店發(fā)行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聯合主辦,展出了包括《新青年》《每周評論》《政治周報》《新華月報》《紅旗》《求是》等在內的幾十種紅刊創(chuàng)刊號。該系列藏品均來自河南資深的收藏愛好者李紀從先生,他收藏中國期刊創(chuàng)刊號已有40年的歷史。
前段時間,再現了一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一群熱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電視劇《覺醒年代》火出圈了。在展覽現場最醒目的是陳獨秀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創(chuàng)刊號。《新青年》雜志1915年9月15日創(chuàng)刊,原名為《青年雜志》,1916年9月該刊更名為《新青年》,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革命雜志。
這本經歷了100多年,紙張泛黃但保存完好的早期紅刊創(chuàng)刊號,首篇是陳獨秀撰寫的《新青年》,陳獨秀號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標準是:生理上身體強壯;心理上是“斬盡滌絕做官發(fā)財思想”,而“內圖個性之發(fā)展,外圖貢獻于其群”;以自力創(chuàng)造幸福,而“不以個人幸福損害國家社會”。接下來是李大釗《青春》一文,李大釗在文中強調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國之再生”,號召青年“沖決過去歷史之網羅,破壞陳腐學說之囹圄”,“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
隨后,《共產黨月刊》《政治周報》《布爾塞爾克》《共產黨人》《新華月報》《紅旗》《求是》……無數的紅刊在中國大地上風行。它們是“覺醒年代”的宣言書,它們是戰(zhàn)爭年代的沖鋒號,它們是和平建設時期的指航燈,它們印證著來路,昭示著未來。
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長許邵山介紹:“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整理百年來中國紅刊創(chuàng)刊號,舉辦巡展,旨在希望讀者能夠通過這些刊物,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了解。”
“此次展覽概括凝練地向世人呈現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來的偉大歷程,為廣大群眾提供了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的紅色宣傳史料,讓大家能夠深刻直觀地了解黨的發(fā)展歷史,有著深刻的現實教育意義。”新鄉(xiāng)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開富說。
新鄉(xiāng)市新華書店總經理杜宏甫表示,“這次百年黨刊創(chuàng)刊號展覽,是對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來黨刊成長進步的客觀展示,從中可以看到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戰(zhàn)天斗地的動人畫卷,艱苦探索的不盡思考,更能看到改革開放的壯麗篇章,振興中華的高亢凱歌。”
“誰不是新青年呢!我對《新青年》和早期中共黨史一直有濃厚的興趣。作為新晉粉絲,我覺得這個展覽作為青年的我們一定不能錯過。”新鄉(xiāng)學院大二學生李飛說。
據介紹,本次巡展將持續(xù)到2021年7月底,在全省各地新華書店進行。
編輯:張恒 劉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