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劉亞輝
5月26日,第一屆中國(寶豐)官窯瓷器交流大會暨中國·寶豐第二屆汝窯陶瓷文化節在寶豐縣開幕,來自國內的500多名陶瓷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寶豐,共鑒瓷韻之美。大會共收到全國300多件(套)陶瓷藝術作品,經過專家嚴格評審,114件作品分別榮獲官窯汝瓷燒制技藝組,汝窯傳世品復仿組金、銀、銅獎。

據悉,本屆官窯瓷器交流大會,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辦,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河南省陶瓷玻璃行業管理協會、中共寶豐縣委、寶豐縣人民政府承辦。大會將圍繞“中國官窯瓷器的振興與發展”進行交流,并結合陶瓷燒制技藝,探討中國官窯瓷器產業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前景和趨勢,以推動陶瓷產業的創新升級。

大會時間為5月25日——28日。會議期間,將舉辦第一屆中國(寶豐)官窯瓷器燒制技藝大賽評審,雨過天青·汝瓷燒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展,第一屆中國(寶豐)官窯瓷器交流論壇,參觀寶豐汝窯博物館和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展示館,考察寶豐縣汝窯陶瓷產業等活動。

500多名專家學者緣何齊聚寶豐?首先,寶豐是宋代五大名窯之首——汝窯的發源地和清涼寺汝官窯遺址所在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這次大會在寶豐舉行的重要原因。

其次,寶豐縣汝窯陶瓷產業的快速發展和人才基礎,為大會的召開提供了現實和產業基礎。近年來,該縣把大力發展汝窯陶瓷產業作為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切入點和實施“文旅強縣”的發展戰略,把汝瓷產業作為建設重點,大力支持、全力推進。目前,全縣汝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已達百余人,其中國家級陶瓷大師33人;發展汝瓷燒制企業和研究機構124家,品種達1000余個;年汝瓷產量約800萬件(套),汝瓷產業實現產值3.6億元。中汝廷懷窯、徽汝汝窯、大宋宮廷汝瓷、圣諾陶瓷、大博瓷畫等陶瓷企業更是全國知名陶瓷品牌企業。

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經過64年的滄桑巨變,汝窯陶瓷文化從過去的銷聲匿跡、瀕臨失傳,到如今的重見天日、發揚光大,靠的是幾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也得益于眾多專家學者的潛心耕耘和無私奉獻。“我們舉辦這次活動,就是為了各大窯口互相交流搭建平臺,全面展示陶瓷文化藝術之美,助推寶豐汝官窯的傳承與發展。 我們將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加強寶豐陶瓷藝術和全國文化交流,增強寶豐文化軟實力,提升寶豐形象,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寶豐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姚桃葉說。(編輯 呂瑞天 施尚景)
5月26日,第一屆中國(寶豐)官窯瓷器交流大會暨中國·寶豐第二屆汝窯陶瓷文化節在寶豐縣開幕,來自國內的500多名陶瓷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寶豐,共鑒瓷韻之美。大會共收到全國300多件(套)陶瓷藝術作品,經過專家嚴格評審,114件作品分別榮獲官窯汝瓷燒制技藝組,汝窯傳世品復仿組金、銀、銅獎。

據悉,本屆官窯瓷器交流大會,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辦,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河南省陶瓷玻璃行業管理協會、中共寶豐縣委、寶豐縣人民政府承辦。大會將圍繞“中國官窯瓷器的振興與發展”進行交流,并結合陶瓷燒制技藝,探討中國官窯瓷器產業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前景和趨勢,以推動陶瓷產業的創新升級。

大會時間為5月25日——28日。會議期間,將舉辦第一屆中國(寶豐)官窯瓷器燒制技藝大賽評審,雨過天青·汝瓷燒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展,第一屆中國(寶豐)官窯瓷器交流論壇,參觀寶豐汝窯博物館和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展示館,考察寶豐縣汝窯陶瓷產業等活動。

500多名專家學者緣何齊聚寶豐?首先,寶豐是宋代五大名窯之首——汝窯的發源地和清涼寺汝官窯遺址所在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這次大會在寶豐舉行的重要原因。

其次,寶豐縣汝窯陶瓷產業的快速發展和人才基礎,為大會的召開提供了現實和產業基礎。近年來,該縣把大力發展汝窯陶瓷產業作為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切入點和實施“文旅強縣”的發展戰略,把汝瓷產業作為建設重點,大力支持、全力推進。目前,全縣汝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已達百余人,其中國家級陶瓷大師33人;發展汝瓷燒制企業和研究機構124家,品種達1000余個;年汝瓷產量約800萬件(套),汝瓷產業實現產值3.6億元。中汝廷懷窯、徽汝汝窯、大宋宮廷汝瓷、圣諾陶瓷、大博瓷畫等陶瓷企業更是全國知名陶瓷品牌企業。

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經過64年的滄桑巨變,汝窯陶瓷文化從過去的銷聲匿跡、瀕臨失傳,到如今的重見天日、發揚光大,靠的是幾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也得益于眾多專家學者的潛心耕耘和無私奉獻。“我們舉辦這次活動,就是為了各大窯口互相交流搭建平臺,全面展示陶瓷文化藝術之美,助推寶豐汝官窯的傳承與發展。 我們將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加強寶豐陶瓷藝術和全國文化交流,增強寶豐文化軟實力,提升寶豐形象,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寶豐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姚桃葉說。(編輯 呂瑞天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