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楊曉宇
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領略非物質傳統文化的魅力。5月7日,鄭州市第四十五中學校園里迎來了鄭州鳥蟲篆博物館館長余紅霞老師,她和她的團隊給45中的孩子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非遺體驗。
“鳥蟲篆是中國的古文字藝術,起源于商周時期,是由圖騰文、甲骨文、金文演變而來的一種特殊文字藝術,是象形文和會意文的結合體,并添加鳥、蟲等20多種動物元素構成的非常漂亮的鳥蟲篆字。”余紅霞老師用生動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鳥蟲篆的起源以及相關歷史人物等。
余紅霞老師介紹到,現在鳥蟲篆作為歷史文化符號之一,面臨瀕危,國內能認識100個鳥蟲篆的人不足100人。
鳥蟲篆優美的構形,生動的造字故事,讓鄭州45中學生們興趣盎然,孩子們踴躍發言,認真聽講。
在接下來的體驗環節,在余老師的指導下,鄭州45中書法社團的孩子們嘗試書寫“天道酬勤”四個字。
在臨摹過程中,孩子們坐姿規范、認真學習書寫,就是在這一筆一劃中,孩子們體驗著鳥蟲篆的妙趣,感悟著中華文化的魅力。
“弘揚傳統文化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責任和義務,本次活動提高了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美、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同時還讓同學們對書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陶冶了情操。傳承傳統文化,我們義不容辭。”書法社團輔導教師鄭玉景說。(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