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尚是魚塘荒地的鄭東新區破土動工,建成后也被喊作“鬼城”。十多年后的今天,鄭東新區翻身逆襲,成為鄭州城區崛起的先鋒區。
同樣,9年前,新鄭南龍湖大部分是斷頭路和荒地,鄭州華南城2012年開工之后,1200萬平方商貿航母建成,帶動產業、人流、資金急速涌入,南龍湖片區價值飛速提升,鄭州南部商業雛形漸顯。
下一個十年,誰能扛鼎南龍湖區域之王?
【9年,南龍湖大躍進】
誰能想到,十多年前,鄭東新區會是一片魚塘荒地,當時多數人持質疑態度,被外界批判為“鬼城”。十多年后的今天,鄭東新區逆襲晉身為現代之城、生態之城、宜居之城、繁榮之城,成為鄭州城區崛起的先鋒區、河南城市改造的樣板。
城市帶來的是區域價值的蝶變。世界五百強、科技金融公司、一線房企先后涌入,鄭東新區房價從每平方米一兩千元漲到一兩萬元,再到每平方米五六萬元,從一片蘆葦之地發展成為鄭州區域之王。鄭東新區北龍湖的房價,一飛沖天,普遍上漲至4萬元/平方米-5萬元/平方米。
往南走二三十公里,也有一個龍湖,業內慣稱新鄭南龍湖。它也在上演著一樣的歷史。十年前,這里是成片的荒地和斷頭路,連通鄭州的南北大動脈只有1條老107國道,除了較早的龍泊圣地、21世紀國際城外,知名的樓盤也屈指可數。穿過南龍湖所屬的龍湖鎮一路向東,現今的鄭新快速路、雙湖大道周匝,目及所至一片灘涂。
歷史在不為人關注的2012年按下了快進鍵。這一年,上市公司華南城入駐南龍湖,9年時間里,以1200萬平方米的規劃、總投資額超600億元、六大中心布局、5萬個創業機會、30萬個就業崗位和每年數十億的稅收,拉動了整個鄭南經濟帶的發展與壯大。
很難說,華南城對于南龍湖片區的貢獻度。但是,眼見的事實是,自華南城進駐后,南龍湖片區價值飛速提升。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1年的幾年時間里,南龍湖每年的樓盤成交量一直維持在20-30萬方之間,這個狀態于2012年被打破,當年成交量一下邁入60萬方大關時代,這幾乎逼近鄭州市一個區的成交量。
從2015年開始,龍湖鎮連續多年上榜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一直蟬聯河南最有實力的百強鎮榜首位置。2018年,龍湖鎮地方財政收入,高達21.2億元。僅龍湖一鎮,就創造了新鄭市28.3%的財政收入,并在當年超越惠濟區,直追管城區。
華南城在全國布局有8座城。其中位于深圳平湖地區的深圳華南城,對當地的房價產生了10%-15%的利好影響。很難不去想象,華南城對南龍湖片區乃至新鄭區域價值提升帶來多大影響。
不要低估歷史進程中那些個案的力量。
【政策利好:一主一副、撤縣設區】
區域發展,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位于主城區和港區、許昌的連接地帶,南龍湖享受著源源不斷的政策利好。新鄭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5)規劃中就提到,龍湖與中心城區的組團主中心為優先發展重點片區之一,要強化其輻射帶動能力。強化龍湖對北部臨鄭組團的帶動,強化中心城區對南部臨港組團的帶動,形成內部相互協調的城鎮組團。
鄭州華南城恰好處于連接南北、橫貫東西的要塞位置。它既是鄭許一體化的必經區域,又是鄭州牽手航空港區的必由之路。通過地鐵、高速公路、公交、鐵路,北可直達主城區,向南延伸至許昌,向東鏈接港區,再輾轉至全球。
日前洛陽撤銷縣級偃師市、設立洛陽市偃師區,再次攪動了人們對撤縣并區的遐想。新鄭改區的消息早已有之,2018年2月,鄭州市政府公布《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明確提出,“優先完成中牟、滎陽、新鄭的撤縣(市)改區。”2018年12月,在“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座談會上,鄭州市長王新偉在會上懇請省里盡快實施滎陽、新鄭、中牟撤縣劃區,破解鄭州城區小的突出矛盾。
如果撤縣設區成真,無疑將會更加刺激南龍湖的利好。
此外,新鄭在鄭州城市總體設計規劃中的地位再進一級。鄭州總體規劃或將從“一主一城三區四組團”升級為“一主一副三區三組團”,其中副城則包含了新鄭主城區和新區以及兩個產業集聚區。
項目也在接受政府領導的關注。2020年8月24日,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會見華南城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鄭松興一行時表示,“希望華南城加大創新發展力度,加快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提升發展質量,為新舊動能轉換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把鄭州區位樞紐優勢與華南城創新模式結合起來,提高進出口貿易綜合效益,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雄厚產業基礎支撐,巨量人口導入】
產業才是決定一個城市發展的內生驅動力。對于片區未來增值空間來講,重要的不是蓋了多少房子,而是有沒有足夠的產業做支撐。產業才是一個城市最為重要的東西,房子僅僅是居住的配套,離開產業空談未來發展,是無源之水。產業能夠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就產生了居住、消費可能性。
為外人熟知的是,鄭州華南城一開始就是以商貿底色示人,9年時間里,匯聚了小商品、建材、五金機電、汽摩配件、副食、家具等專業市場21000余家商戶。每一個商戶背后,都是一個家庭,都意味著大量的生活消費居住娛樂需求。
產業是根基,有了這些產業,才能反哺生活配套、商業配套,也才有了電商產業園、奧特萊斯、倉儲物流的成功運營,更有了鄭州華南城·T-Park產業園、會展中心、精品專業市場、電商物流園、亞太廣場、時代廣場、盛世廣場、開元廣場和中原廣場等九大項目的集中開工。
也正是得益于日趨成熟的產業基礎,鄭州華南城開發的樓盤才會在區域內諸多樓盤的比拼中勝出。房天下研究院搜索排名顯示,南龍湖人氣樓盤榜單中,華南城·T-Park產業園以11%的搜索占比排名第一,超過了搜索占比10%的正商蘭庭華府,和搜索占比9%的正商智慧城。
人口亦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南龍湖以超過60萬的人口數量,給區域注入源源不斷的消費人群。一段時間內,華南城周邊居住區的入住率在以25%-30%的速度遞增。另外,作為鄭州四個大學城的一個,相距不遠齊聚了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升達大學、河南工程學院等7所學校共計23萬學生。龍湖鎮周邊已有數以萬計的人口導入。
產業和人口的雙重利好疊加,刺激了繼華南城后,包括碧桂園、萬科、龍湖、雅居樂、遠洋、融僑、華南城、華夏幸福等一線房企,以及正商、建業、康橋、正弘、富田等本土明星房企,先后進駐南龍湖攻城略地。
【交通利好疊加,九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德國人文地理學家F.拉采爾曾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交通是連接城市的重要紐帶,可以通過改變產業布局、推動經濟發展、促進人口遷移等來影響城市發展。
四通八達的交通區位優勢,也在給南龍湖帶來利好。中華路、鄭新快速路、京廣快速路,三條快速路直通市區。此外,年前,紫荊山南路與南龍湖的“最后1公里”貫通,南龍湖往來鄭州市區又增加一條城市干道,兩地的空間割裂感在持續縮減。
地鐵在華南城連設三個站點,距離華南城僅2公里之外的小李莊站即將開工,同時臨近薛店鐵路二級物流基地并處于鄭州南站高鐵物流基地、圃田(占楊)一級物流基地中間地帶。這些都將推動南龍湖尤其是鄭州華南城的發展升級。
商業、居住配套,也是買房、購鋪一族較為看重的要素。華南城市場的鄭州華盛奧萊自營業以來累計客流量已超千萬人次,大型節假日客流量日均5萬人次;華南城住宅配套有華南城中園、華南城紫荊名都、華南城中園,品質已經超過鄭州大部分新交付小區;華南城中園自身配置了豐富的教育資源,規劃有3所雙語國際幼兒園,以及公辦的市直A類小學華南城第一小學等。
得益于新鄭南龍湖不斷攀升的區域價值,華南城新開工九大項目進展如火如荼。盛世廣場4棟主樓都已封頂,T-park產業園商墅已全部封頂,,時代廣場、亞太廣場正在加緊施工;中原廣場方案調整中,會展中心原公示完成。
目前鄭州華南城正在銷售的產品中,時代廣場、盛世廣場&T-park產業園可享受低首付、低月供無壓力的政策,華南城紫荊名都&中園可享受首期2萬買3房政策,此外,專業市場五金、汽配區還有少量50-90┫商鋪正在火熱銷售中。
【預告:“鄭州華南城城市發展對話暨高峰論壇”榮耀將啟】
當下,國家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之下,城鎮化發展也迎來歷史機遇期。
9年前落子,鄭州華南城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原先的一片荒蕪之地崛起一座1200萬平方米的商貿巨艦,為區域經濟注入新動能,見證著南龍湖片區的價值高漲,堅定了鄭州南部商業發展的信心。
城市與項目相伴成長,互相成就。一主一副下,南龍湖將迎來怎樣新的發展?擁有產業優勢和人口紅利的南龍湖,還缺什么?十四五規劃對副城南龍湖帶來怎樣的發展格局和投資利好?
4月2日,《城啟鄭南 榮耀中原,鄭州華南城城市發展對話暨高峰論壇》將在鄭州華南城舉辦。現場,主辦方將邀請政府領導、相關領域專家、行業協會領導,對城市發展、區域價值等話題進行解讀、討論。
相信,融入大鄭州、融入航空港、融入新發展格局后,坐擁城郊數十萬客群,輻射勾連鄭州南區板塊,鄭州華南城住宅、商鋪、公寓等產品價值又將邁向新的價值高地。
來源:華南城
編輯:李楠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