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席傳忠,今年78歲了,是一名老黨員,曾任中共洛陽石化總廠宣傳部部長、黨校副校長等職。2003年退休后,我長期從事收集、整理橫澗村的紅色革命歷史資料工作。
我的老家在洛陽市吉利區河陽街道橫澗社區,也就是原來的孟縣橫澗村。橫澗村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村莊,在革命戰爭年代,有110人參加革命,平均每5個男性中就有一人參加革命,共有10人為國捐軀,橫澗村被稱為“八路村”。
紅色熱土,走出革命的引路人。在這里,不得不提席公權這個人。1931年秋,從橫澗村走出的席公權考入孟縣師范學校。在先進思想影響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秋,席公權回到本村小學任教。他宣講革命道理,把貧苦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貧民互濟會”,這是當時全縣第一個農民互助組織。
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孟縣后,中共孟縣工作委員會進駐橫澗村,當時橫澗村已經成為全縣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的中心,縣工委的許多重要決策都是在橫澗村作出的。曾到橫澗村養傷一個多月,后來任天津市委書記的劉剛回憶說,“橫澗村是黨的聯絡點,為黨的工作作出了不少貢獻。”
1942年,晉豫邊地區重建抗日根據地,急需大量人才。橫澗村青年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先后有52人參加八路軍。這一行動震驚了國民黨孟縣當局,他們把橫澗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面對國民黨當局采取的壓制措施,橫澗村人毫不畏懼,暗中通風報信,傳遞情報,繼續參加抗日斗爭。
改革開放后,由于洛陽石化基地建設的需要,橫澗村整體搬遷。在搬遷過程中,全村人顧全大局,舍小家為大家,像革命戰爭年代參軍參戰那樣,積極支援國家的經濟建設。
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我們在2009年建立橫澗村愛國主義教育展覽室。2011年,洛陽市授予橫澗村愛國主義教育展覽室為“革命老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在,每年的重大節假日,都有機關干部、解放軍官兵、農村黨員、中小學生來此參觀。
目前,橫澗社區黨支部正在制定規劃,繪就橫澗發展振興新藍圖。大家紛紛表示,要勇于擔當,多干實事,讓紅色基因成為激勵搞好各項工作的動力。
(河南日報記者李宗寬整理)
我的老家在洛陽市吉利區河陽街道橫澗社區,也就是原來的孟縣橫澗村。橫澗村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村莊,在革命戰爭年代,有110人參加革命,平均每5個男性中就有一人參加革命,共有10人為國捐軀,橫澗村被稱為“八路村”。
紅色熱土,走出革命的引路人。在這里,不得不提席公權這個人。1931年秋,從橫澗村走出的席公權考入孟縣師范學校。在先進思想影響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秋,席公權回到本村小學任教。他宣講革命道理,把貧苦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貧民互濟會”,這是當時全縣第一個農民互助組織。
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孟縣后,中共孟縣工作委員會進駐橫澗村,當時橫澗村已經成為全縣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的中心,縣工委的許多重要決策都是在橫澗村作出的。曾到橫澗村養傷一個多月,后來任天津市委書記的劉剛回憶說,“橫澗村是黨的聯絡點,為黨的工作作出了不少貢獻。”
1942年,晉豫邊地區重建抗日根據地,急需大量人才。橫澗村青年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先后有52人參加八路軍。這一行動震驚了國民黨孟縣當局,他們把橫澗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面對國民黨當局采取的壓制措施,橫澗村人毫不畏懼,暗中通風報信,傳遞情報,繼續參加抗日斗爭。
改革開放后,由于洛陽石化基地建設的需要,橫澗村整體搬遷。在搬遷過程中,全村人顧全大局,舍小家為大家,像革命戰爭年代參軍參戰那樣,積極支援國家的經濟建設。
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我們在2009年建立橫澗村愛國主義教育展覽室。2011年,洛陽市授予橫澗村愛國主義教育展覽室為“革命老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在,每年的重大節假日,都有機關干部、解放軍官兵、農村黨員、中小學生來此參觀。
目前,橫澗社區黨支部正在制定規劃,繪就橫澗發展振興新藍圖。大家紛紛表示,要勇于擔當,多干實事,讓紅色基因成為激勵搞好各項工作的動力。
(河南日報記者李宗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