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通訊員 關永生 郭曉雨
為了解淮河流域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分析淮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進一步提升司法服務保障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效果的具體舉措,2月4日,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韶華到信陽市羅山縣、息縣調研。
據了解,王韶華考察了羅山縣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司法保護基地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聽取了羅山縣法院建立司法保護基地,加強鳥類保護和生態環境修復的情況匯報。座談會上,信陽中院、羅山法院匯報了開展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并就進一步加強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王韶華對信陽兩級法院的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信陽法院近幾年在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推行的“一院一主題”特色生態保護模式、修復補種機制、環保禁止令等,特色鮮明,為全省法院開展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提供了借鑒。羅山縣法院以“護航綠色生態,打造鳥類天堂”為主題,設立多個司法保護基地和修復基地,尤其是在淮河保護和治理方面的工作創新,成效顯著。
對于如何進一步做好淮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王韶華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責任感、使命感。在新的形勢下,人民法院要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更好地服務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二是樹立系統觀念,強化生態環境的整體保護。全省法院要樹立系統觀念,加強對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系統研究內設機構改革、環境資源審判機構設置、專業化審判等問題,建立健全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體系;加強對流域、大江、大河、大山的系統整體保護,刑事審判、民事審判、行政審判共同發力,形成整體保護的強大合力。
三是開拓創新,研究淮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機制。
王韶華表示,下一步,淮河流域環境資源審判如何在新形勢新要求下改革創新,形成新機制新舉措,淮河流域法院尤其是省法院、信陽中院要加強調研,充分利用大數據,結合淮河流域河南段特點,認真分析干支流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淮河流域環境資源案件管轄、司法協助、以及服務高質量發展等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創新省內淮河流域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機制,提升司法服務保障生態環境和高質量發展新成效。(首席編輯 華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