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發展大計,同繪發展藍圖。2021年2月3日上午,鄭州市管城區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會議聽取了管城區區長張艷敏所作管城回族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張艷敏在報告中說,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更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考驗極不平凡的一年。初步統計,管城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82%,增速分別位居市內五區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2%。
張艷敏說,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堅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經濟社會發展回穩向好;堅持板塊帶動、錯位發展,轉型升級動能有效集聚;堅持聚焦短板、主動求變,改革創新成果不斷深化;堅持區域聯動、積極作為,高品質城市建設深入推進;堅持底線思維、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堅持人民至上、民生優先,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張艷敏說,“十四五”時期管城發展環境處于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2035年遠景目標是:管城發展進入全市第一方陣,經濟實力、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國際化城區基本建成,高水平實現“五個更高、兩個典范、人文城區”建設目標。
目標路徑是:聚焦“一二三四六”推進管城高質量發展:“一”:即一個目標,以實現“古都新生”為總目標。
“二”:即兩個爭先,在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州建設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戰略機遇中奮勇爭先。
“三”:即三大支撐,以商代王城遺址、金岱科創城、小李莊火車站三大核心板塊建設為支撐,打造管城發展重要增長極。
“四”:即四大定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展示區、國家中心城市現代綜合樞紐經濟示范區、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轉型樣板區、國家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四條路徑:文化立區、產業興區、基礎強區和生態靚區。
“六”:實現六個方面的大提升。即:綜合實力大提升、城區功能大提升、文化軟實力大提升、生態環境大提升、民生福祉大提升、治理效能大提升。
張艷敏提出,2021年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聚焦強投資擴消費,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二是聚焦核心板塊建設,提速轉型發展步伐;三是聚焦促融合提內涵,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四是聚焦抓改革促開放,激發創新發展活力;五是聚焦提升環境質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六是聚焦惠民生強治理,建設幸福美好家園。(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