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3個多月,就可以吃上新鮮、美味的本地產袖珍小西瓜啦!”1月6日,位于孟津縣的洛陽市農業農發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學杰高興地說。該公司瞄準西瓜在當地冬季種植不宜成活這一難題,深入進行科技攻關,有效解決了春季無本地產新鮮西瓜上市的難題。
而在該縣其他農業科技園區和基地內,經過技術培育已經成熟的新鮮瓜果蔬菜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采摘,冬季的鄉村變得生機盎然、熱鬧非凡。
在河南省現代農業科技小院十里香草莓種植基地內,游客們正在忙著采摘草莓和有機蔬菜。該基地智能化控制的設施農業規模水平位居省、市前列,已由以傳統種植草莓為主擴展到種植櫻桃、袖珍西瓜、大鮮桃、酥梨、葡萄、獼猴桃、火龍果、水培蔬菜等果蔬并舉的科技型農業園區,年均接待游客30余萬人次。
無獨有偶。在該縣送莊鎮送莊社區集體經濟園區,以鋼架組建而成的智能化大棚采用自動控溫控濕、機械化種植、規范化管理等先進農業技術,大棚內多彩小番茄、水果黃瓜、草莓等瓜果蔬菜長勢喜人,目前已進入采摘旺季。同時,該鎮還積極開展“農業科技進田園”活動,通過舉辦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線上+線下”培訓科學種植技術,建了一批具有“科技范兒”的標準化育苗基地,培育了西瓜苗、甜瓜苗、辣椒苗、茄子苗等,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位于該縣橫水鎮的河南省洛水永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內,一棵棵培育在玻璃瓶中的“試管紅薯苗”正在被移栽。這項莖尖剝離組織培苗技術目前在省內同行業中領先。該技術不僅實現了即時培育、批量育苗,還有利于紅薯病蟲害的提前防治和紅薯品質的提高,使畝均增產約750公斤。
種苗工廠化繁育、作物水肥自動化調節、大棚管理遠程化遙控……在該縣,類似這樣的農業高科技還有很多。近年,該縣通過大力發展農業科技,不斷破解農業種植難題,催生了一批集采摘、休閑和研學于一體的高效農業園區和基地,其中500畝以上的就有50余個。它們為現代化農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續航力,推動著該縣向現代農業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下一步,該縣將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推廣新技術,引進新品種,不斷提高農業的產出率和附加值,拉長產業鏈條,增加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