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底到5月初,都是大蒜豐收的季節。
然而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的蒜農們卻愁容滿面。因為,新蒜價格持續下跌,每斤低至6—7毛。
蒜農們不敢直視價格低迷,批發商的“蒜盤”也是難打。往年,一天能賣出兩千多斤貨的賣蒜大戶,如今也是不景氣,一天只能賣出幾百斤。
【中牟縣蒜農一畝地虧損一千多元】
“今年的蒜農們太難了啊。”面對河南商報記者的提問,中牟縣祥和大蒜專業合作社社長劉少臣止不住感嘆大蒜行情的慘淡。
據劉少臣的講述,今年中牟縣的蒜農超過90%的都在虧錢,有的甚至每畝地虧損一千多元。
“算上蒜種費、耕地、播種、施肥、農藥等等,這還不包括蒜農自家的人工費,我們這一畝地的投資成本能有2000多元,但是目前的市場行情,一畝地根本賣不到2000元。”劉少臣說,受疫情的影響,相較于去年1塊多的價格,今年鮮蒜的價格僅有6-7毛錢,有些產量低的蒜地一畝甚至虧損一千多元。
“往年大蒜行情好的時候,蒜農們一畝地平均能賣出8000元,其他人看到種蒜這么掙錢,也跟著包地種蒜,有的甚至都承包了50多畝。起早貪黑的忙活了大半年,結果碰上今年這種情況。”劉少臣嘆氣。
(農貿市場上的特價新蒜)
【有蒜商每天只賣幾百斤,大量老蒜堆積】
蒜農們苦不堪言,大蒜批發商們也煩惱。
在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東順大蒜商行公司的檔口里,只有三四個裝蒜工人在忙活著。看著十幾米遠處的蔬菜區和水果區絡繹不絕的拉貨客戶,做了十幾年大蒜批發生意的劉東順,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沒辦法,每年這個時期都是大蒜的淡季,今年因為疫情更特別。我這情況還好,每天能賣出一千多斤的大蒜,有的同行一天只賣幾百斤。”在劉東順看來,每年的4月末到5月初是鮮蒜上市的時期,鮮蒜大批量上市導致價格便宜,消費者更愿意買鮮蒜,老蒜的價格則受到影響,開始下降。因此每年的4月末到5月初都是大蒜價格回落的開始,直到9月份,市場上鮮蒜存量降低,大蒜價格逐漸上漲,蒜農則開始新一輪的大蒜種植。
【疫情影響、囤貨過多、蒜農盲目跟風】
每年的4月底到5月初,本是大蒜豐收的季節,今年的豐收季卻讓蒜商、蒜農過了個“冬天”,究其原因有哪些方面呢?
劉少臣說,春節是大蒜市場的旺季,結果疫情的原因,飯店關門,超市限流,大蒜最重要的幾個零售渠道都被堵了。
而且,疫情的影響不僅僅是來自國內,大蒜出口受阻也同樣對大蒜價格產生影響。
根據國際大蒜貿易網數據,2020年以來,庫蒜行情價格波動下行,受此影響,大蒜出口單價呈現下跌態勢。2020年1-2月份中國大蒜出口量合計為22.63萬噸,其中鮮或冷藏的蒜頭數量總計約19.16萬噸,與2019年1-2月份同期的出口量19.36萬噸相比,同比下降約1.03%。3月份大蒜出口單價為1170.06 美元/噸,與1-2月份的出口均價1211.12 美元/噸相比,環比下跌約3.39%。
除了疫情的影響和老蒜堆積,蒜農盲目跟風導致大蒜產量增長也是一大原因。
據河南商報記者了解,今年中牟縣大蒜播種面積達31.4萬畝,比去年增加了1萬多畝。盲目跟風包地種蒜外加今年氣候適宜大蒜生長,導致大蒜產量大增,在嚴重的供求關系不平衡下,本該慶祝的豐收的時節卻滿是悲傷心情。